#災後重建
-
藍委舉辦崩山湖受災重建座談 場外災民抗議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鄭天財10/27下晡舉行「光復鄉崩山潭受災區重建座談會」,場外有災民抗議,質疑會議沒通知所有的受災戶,想欲入去閣予人阻擋,予場外發生兩改衝突,花蓮縣議會議長就衝入去踢桌仔,傅崐萁批評是暴力行為。受災居民表示災後到今攏無交通工具,厝內重要的家電嘛沒到位,懷疑災後復建的內容無透明,毋過縣府回應,中央前進協調所完成階段性任務了後,10/21啟動光復鄉「災後復原重建中心」,受理居民各種服
-
傅崐萁辦堰塞湖受災重建座談會 花蓮議長張峻進場踢桌爆口角
|地方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27)日舉行「光復鄉堰塞湖受災區重建座談會」,場外則有災民抗議,質疑會議沒告知全數受災戶,進場被阻擋,場外發生兩波衝突,花蓮縣議會議長憤而衝進場內踢桌,傅崐萁怒嗆是暴力行為,場面一度混亂;災民表示災後至今沒有交通工具,屋內重要家電也沒到位,質疑復建內容不透明,不過縣府回應今日啟動「災後復原重建中心」,受理居民各種服務申請。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花蓮災後重建預算增列250億 送交立院審議
|地方花蓮光復鄉市區清淤進入尾聲,對於市區總長30公里的側溝,希望能趕在15日清除完畢。針對重災區的佛祖街,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已由軍方全面接管。另外,行政院今(9)日通過《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的修正草案,從原本的200億再增加為250億元的特別預算,協助花蓮重建。至於中央對於志工要協助投保意外事故險,最高保額100萬元,優先以徵調的重機具、水電業者為主。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文化屋頂大搶救|丹娜絲災後復原【我們的島】
|生活7月丹娜絲颱風過境,強勁風力吹壞南部地區許多屋頂,重創農村傳統紅瓦屋,同時毀損菁寮天主堂深具文資價值的屋頂。為了保存地區景觀與歷史價值,政府與民間合力進行,搶救文化屋頂行動。
-
馬太鞍部落族人台鐵月台吟唱 感謝志工協助救災
|地方花蓮光復救災工作持續進行,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湧入光復,讓馬太鞍部落的族人非常感謝,昨(5)日他們特別集結在台鐵月台吟唱歌謠,表達最深的謝意和祝福,讓許多志工都很感動。
-
花蓮災後重建 行政院規畫提追加200億預算
|針對花蓮光復的災情,行政院規畫修正「風災特別條例」,而且追加200億的預算,共花蓮災區列入來。毋過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認為,這是中央的過失,愛啟動國賠程序。抑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講,目前欲協助花蓮,用追加預算上緊,這和國賠無衝突。(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