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協議
-
美突襲現代車廠抓移民 拘留475工人創紀錄
|全球美國喬治亞州的現代汽車電池廠,遭到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大規模移民突襲,美方拘留475名工人,其中多數為南韓籍,創下國土安全部史上最大單一場域執法行動紀錄。事件引發首爾高度關注,南韓政府宣布將派專機接回工人,美方則強調,這是打擊非法雇用的行動,未來將擴及更多企業,不會因為外國投資而有所退讓。
-
法院裁定美國關稅政策越權違法 川普政府提出上訴
|產經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出現變數,根據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徵對等關稅,超過總統職權,不過也將這裁決生效日延後至10月14日。川普在當地時間3日提起上訴,外界關注最終結果。行政院強調我方繼續爭取有利產業的稅率,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對產業的輔導與支持是長期的。
-
川普盼今年與金正恩會面 李在明:期待在北韓蓋川普大樓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5日在白宮接待南韓總統李在明,展開雙邊首次會談,川普聲稱協議已經達成,但南韓方面尚未公布。川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希望今年能見到金正恩」;李在明則表達希望推動朝鮮半島和平,甚至半開玩笑建議「在北韓蓋川普大樓、打場高爾夫」。
-
一週大事/核三重啟公投未過 北宜高鐵過環評(2025.8.18-8.24)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7遭罷藍委全守住立委席次、行政院通過明年度總預算、3首長同日請辭、北宜高鐵計畫環評通過、美烏白宮會面討論烏俄戰爭、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
-
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 歐盟多數商品課關稅15%
|全球美國與歐盟正式達成新的跨大西洋貿易協議,為了避免全面貿易戰,雙方同意對大部分歐洲商品包括藥品、半導體等,課徵15%的關稅,在達到某些條件後,也將下調美國對歐洲汽車的高額關稅。此外,歐盟也將擴大對美國的投資,協議預計9月1日起實施。
-
輝達、超微獲准向中國售晶片 外媒指收益15%須上繳美政府
|產經美國晶片巨擘輝達和超微上週獲美方批准向中國出口低階晶片,不過《金融時報》披露, 兩家業者取得這項突破有交換條件,必須把對中國出售晶片收益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輝達目前並沒有否認這項消息。此外現在也傳出,中方正要求美國進一步放寬「高頻寬」記憶體晶片的出口限制。
-
川普關稅成本部分轉嫁美消費者 外媒:6領域產品將漲價
|全球美國在8月1日大限之前,宣布台灣關稅20%,也在日前接連敲定日韓、歐盟等多個重要夥伴的關稅貿易協議,各國紛紛讓步低頭,川普對於豐厚的關稅收入相當得意,認為將讓美國再次富有。不過關稅的迴力鏢也會傷到人民的荷包,大型零售與製造商坦言,多出來的成本必須轉嫁給消費者,企業囤積的原料與商品庫存一旦用完,最快今年第4季,就會有更多東西漲價。
-
南韓關稅從25%降至15% 將向美投資3500億美金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的關稅大限就要到了,最新消息是美國和南韓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從25%降到15%,南韓則會對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至於印度的關稅稅率是25%,川普說是因為印度對美國有巨大貿易逆差,而且印度還會面臨一定程度的罰款。
-
美國對歐盟關稅降到15% 鋼鋁進口維持50%
|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7/27宣佈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商品去到美國的關稅,對本底的30%降做15%,毋過鋼鐵、輕銀(鋁)的關稅猶是50%,抑若美國商品入去歐盟是免關稅;而且,歐盟閣答應講,會投資美國,擴大採購能源和軍事設備。另外,美國參中國的經貿會談,7/28欲佇瑞典舉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7/26大罷免失敗 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請辭
|7/26大罷免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仔日(7/28)佇面冊表示,民進黨袂推責任、由伊來承擔,已經當面向黨主席賴清德請辭。這改罷免案失敗,「普發現金」議題夆認為是關鍵因素之一,7/31是行政院提出覆議的最後期限。藍營立委攏表示,行政院若覆議,一定會否決。(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