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季風
-
馬太鞍溪臨時駁岸3百外人施工 拚中秋前完成
|崩山潭造成災情了後,水利署昨昏 (9/29) 共馬太鞍溪的水改向,避免溪水閣流入去市區。另外,這改馬太鞍溪的駁岸,有一段欲到3公里長的破口,水利署也當咧派人加強修補,希望中秋進前會當完成。(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馬太鞍溪水成功改道 避免再流入市區
|地方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後,水利署昨(29)日成功將馬太鞍溪的水流改道,避免溪水再流入市區,提升災後重建效率。由於這次馬太鞍溪堤防出現2860公尺的大範圍破口,水利署加派人力機具,正在打造有3層防線、3公尺高的臨時土堤,要力拚在中秋節前完成。中央也公布,如果24小時累計雨量達100毫米 ,就會啟動堰塞湖警報發布程序。
-
受颱風影響北市路樹倒 基隆中正路淹水50公分深
|地方樺加沙颱風過境,外圍環流帶來風雨,宜蘭轉運站的旅客一邊等車、一邊淋雨。還有基隆中正路出現了深達50公分的淹水,另一邊還有民宅大片磁磚剝落,嚇壞住戶。不過菲律賓東方外海有一個熱帶擾動,已經生成熱帶性低氣壓,預估有增強為輕度颱風的趨勢,氣象署密切關注中。
-
今各地多雲到晴高溫飆36℃ 下週或迎入秋後首波鋒面
|生活今(9)日各地多雲到晴,氣象署分析目前台灣就在太平洋高壓的邊緣,上空水氣較少,大台北地區、中南部山區以及花東縱谷,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出現機率,各地仍要嚴防午後雷陣雨。
-
頂個月7个風颱 臺灣受影響、雨量74年來上濟
|氣象署今仔日 (8/29) 舉行「秋季展望」的記者會,講著頂個 (7) 月攏總有7个風颱結成,臺灣也出現74年來,雨水量上濟的紀錄。另外,氣象署嘛提醒,紲落來9月進入秋季,可能閣有1、2个風颱會影響臺灣。(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氣象署:反聖嬰現象發展 估秋季降雨偏多、颱風襲台
|生活夏季即將進入尾聲,展望接下來的秋季天氣,氣象署分析,目前熱帶太平洋海溫呈現西暖東冷型態,反聖嬰現象有發展趨勢,過去類似的海氣狀態下,秋季台灣降雨有偏多,颱風活動區域有較靠近台灣的趨勢,不過不同個案,對台灣的影響程度不同;也預估在10日後,低壓帶會變得比較活躍,不過不確定性仍高。
-
全台瘋狗浪AI預警系統將上線 瘋狗浪為何危險?AI如何監測?
|生活為強化「瘋狗浪」預警能力,氣象署宣布與成大共同研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利用AI辨識與預測未來24小時內瘋狗浪發生機率,預計年底將在全台15個濱海縣市建置預警系統。瘋狗浪為何危險?AI預警系統如何運作?民眾可如何查詢瘋狗浪預警資訊?
-
桃園永安工業區落塵引民怨 環保局:已增設空品感測器
|地方桃園新屋的永安工業區,附近居民抱怨東北季風吹拂,空污影響當地,希望市府有具體作為。桃園市環保局回應,已在該區裝設22組空品微型感測器,並鎖定特定污染源加強稽查。
-
僅剩十位青年的村落 將成火箭發射太空港【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一個依山傍海、只剩十位40歲以下成年人的小村落,在今年3月被選定為國家級火箭發射基地,是未來帶領國家太空發展的重要計畫。沒落的小村莊與浩瀚無垠的宇宙意外相遇,村民在生態與發展之間掙扎,期盼藉由國家資源翻轉沒落的村莊。國家則期盼建設基地,能提高涉及國安與資安的太空自主性。火箭發射不再受制於他國,從國防安全、太空產業到科學研究都可受益
-
氣象署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 高雄、台南部分行政區明日停班課
|生活受到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今(9)日苗栗以南地區持續有豪雨發生,對此中央氣象署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加強作業」,每3小時更新降雨預報,並表示今晚至明日清晨仍是降雨的高峰。高雄市府與台南市府晚間也陸續宣布,部分行政區預估雨量達標,明日停止上班、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