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
-
美商長稱將與台達重大協議 經貿辦:關稅談判持續推進
|生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媒體專訪時提及台灣,鬆口表示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引起各界關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回應,台美雙方都認為有一定的進展,目前還在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的會商。這項消息也帶動台股大盤今(12)日持續上漲,終場收在25474點,台積電也大漲20元,收在1260元,都創下收盤新高。
-
關稅衝擊車市 台北港堆逾3萬輛進口新車
|產經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車市買氣急凍,光是台北港已堆積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5)日證實,美方希望台灣整車市場開放免稅、以及貨物稅有機會在明(27)日三讀通過,外界分析,都讓民眾對買車更抱持觀望心態。
-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 卓揆:爭取協商232條款等3目標
|政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前往立院,報告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及產業影響評估,卓榮泰表示,目前台灣要爭取三大目標,更好的對等關稅稅率、一起協商232條款,也要爭取不疊加稅率。副院長鄭麗君證實,美規進口車也在關稅談判範圍內,雙方達成一定共識後,美國會安排總結性會議,希望越快越好,未來完成協商後,將送請立法院審議。
-
美國對台加徵20%關稅 機械廠陸續拋「做四休三」
|生活美國對台加徵20%關稅,工具機產業首當其衝。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宣布,22日起實施做四休三,暫定3個月;百德機械原本也宣布已經啟動相同措施,但昨(19)日傍晚又發布重訊公告,因為客戶訂單調整,已恢復正常工作日程。
-
工具機產業受關稅衝擊 瀧澤宣布將週休三日
|產經美國宣布對台灣工具機加徵20%關稅,讓台灣工具機產業受到衝擊。台灣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宣布,將從22日起實施做四休三制,暫定三個月;百德機械原本也傳出啟動做四休三,但傍晚發重訊聲明,已於18日恢復正常。專家分析,企業出走潮在所難免,不過因為美國人力等成本高,恐怕只有中型廠商才有機會出走。
-
普發現金1萬拍板不排富 預算公布後1個月內發放
|政治攸關普發現金的《韌性特別條例》,原先規範普發現金原訂10月底發放完畢,行政院提出特別條例修正案,沒有訂定排富條款,但微調發放時程,在預算公布後1個月內執行發放、7個月內發放完畢。行政院會也通過「追加總預算案」878.4億元,並送請立法院審議,包括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國軍加薪、禁伐補償等等全都入列。
-
一週大事/台美關稅20%上路 以色列宣布接管加薩(2025.8.4-8.10)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台美關稅20%上路、台積電員工涉洩密案、核三公投2場發表會、728豪雨後續、多項民生指標出爐、以色列宣布接管加薩、廣島原爆80週年。
-
台美關稅20%、瑞士39% 美貿易代表:下修空間不大
|政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日前接受電視專訪時指出,目前雖然還有些貿易對手國的關稅案尚未公佈,但大致上已經定案,要再向下修改的空間不大。 其中最令各方意外的是,原本看好可以拿到低關稅的瑞士,最後公佈結果卻是39%,幾乎是歐洲各國最高的稅率,這也在瑞士政壇掀起不小波瀾。
-
台美暫時性關稅衝擊農漁業外銷 稻農憂開放美國米影響收購價
|產經台美暫時性關稅20%衝擊農漁業外銷市場,其中年產值超過60億,有4成輸美的蘭花產業,以及台灣鯛產業都受到影響。另外,全國有7成產量主要外銷美國的鬼頭刀也受到衝擊。稻米大縣花蓮的農民更憂心,會衝擊保價收購價格。
-
美對台關稅20%高於日韓 商總理事長:不排除產業外移
|產經台灣產品銷往美國關稅是20%,雖是暫時性稅率,不過仍引發產業高度擔憂,因為相較主要出口競爭對手日本、南韓稅率多出5%,恐失去競爭力。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示警,不排除會有產業外移狀況,提醒中央務必持續談判,爭取更好結果。今(1)日台股利空衝擊,一度下挫超過370點,不過疑似國家隊進場護盤,跌勢沒有擴大,跌108點、收在2萬343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