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
-
美國對歐盟關稅降到15% 鋼鋁進口維持50%
|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7/27宣佈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商品去到美國的關稅,對本底的30%降做15%,毋過鋼鐵、輕銀(鋁)的關稅猶是50%,抑若美國商品入去歐盟是免關稅;而且,歐盟閣答應講,會投資美國,擴大採購能源和軍事設備。另外,美國參中國的經貿會談,7/28欲佇瑞典舉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美對歐盟關稅降至15% 歐盟承諾加碼投資美國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跟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7日宣布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商品進入美國的關稅,從原先威脅的30%降為15%,但鋼鋁關稅仍然維持在50%高檔。美國商品入歐盟則是零關稅,歐盟還承諾加碼投資美國,並擴大採購能源與軍備。另一個關稅焦點,美中新一輪經貿會談,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登場。不過,現在則傳出雙方關稅「休戰期」可能再延長 3 個月。
-
美日談判關稅降到15% 臺美協商進展引關注
|美國對日本抾的關稅降到15%,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臺美當咧談判,爭取閣較好的稅率。毋過美國總統川普嘛講,若無同意開放市場,可能會抾閣較懸的關稅,外界就煩惱,臺灣可能會開放美國牛的腹內等等,當做談判條件。(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美關稅談判中 卓榮泰:堅守原則爭取更好稅率
|全球美國對日本課徵關稅降至到15%,讓台美關稅談判進展更受矚目。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正在努力談判中,也強調談判團隊會在堅守2原則、4任務的情況下,爭取更好稅率。不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如果不同意開放市場,可能被課更高關稅,引發外界擔憂台灣可能開放美牛內臟等,當成談判條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抨擊,如果開放內臟市場,國人反應會非常激烈。
-
美日達成15%關稅協議 川普點明「開放市場換低關稅」
|全球川普政府設定的8月1日關稅大限,進入倒數計時。昨(23)日,美日達成了15%關稅協議,讓其他還在跟美國貿易協商的國家壓力倍增。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3日進一步透露,美方正在完成與中國的貿易協議,歐盟先前被設定的30%稅率,也可能在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之下,有機會調低。他今(24)日更在自家的真實社群中直接點明,想要低關稅只要做1件事就好,那就是開放市場。
-
美對日關稅敲定為15% 石破茂:未損害農民權益
|全球美日關稅協商終於達成協議,除了在對等關稅、汽車關稅上都敲定15%以外,日本同意在必要時刻,開放美國米進入日本市場;雙方還打算成立合資企業,出口阿拉斯加的液化天然氣。除了談成與日本的對等關稅,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宣布對菲律賓的關稅為19%,印尼關稅也與菲律賓相同,而且美國商品進入這兩國都為零關稅。
-
美對日課25%關稅重創汽車業 馬自達恐見赤字
|全球這一次日本參議院大選的關鍵議題之一,就是跟美國的關稅談判。其中,汽車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主要商品,在川普開出25%的關稅之後,日本汽車業大受衝擊。馬自達汽車今(2025)年的營運很可能出現赤字,相關供應鏈的各家廠商也都唇亡齒寒。連總部所在地的廣島,其他商店都能感受到低迷的氣氛。
-
美對台關稅遲未公布 政院:「洽約」實體談判中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再公布8國關稅稅率,這次巴西關稅稅率50%,是目前開出的最高稅率。川普表示新關稅計算方式是基於常識的公式,根據貿易赤字等數據來看。各界關注,台灣何時才能知道對等關稅稅率?行政院表示,台美還在「洽約」下一輪的實體談判,談判細節牽涉雙方默契,會適時跟大家說明,行政院以「正面樂觀」看待關稅。
-
川普關稅首批名單無台灣 政院稱尚未收到信件、持續協商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從台灣時間今(8)日凌晨開始就公布第一批關稅通知函,鄰近國家幾乎維持在25%到40%的高關稅。不過這次名單中並沒有提到台灣,行政院今日上午表示,目前還沒收到美方相關信件,但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目前正於美國持續協商;總統賴清德也在7日深夜和團隊展開50分鐘視訊通話。
-
川普稱7/9關稅談判最後期限 彭博:台美接近達成協議
|全球7月9日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緩徵的90天大限。上週原本還傳出,這個期限有望再推遲到9月。不過根據美國《福斯新聞》29日播出的川普專訪,他已經明白表示,7月9日就是關稅談判最後期限,沒有達成協議的國家這幾天會收到已經訂好關稅稅率的通知函。根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與台灣、印尼已經接近達成協議,跟越南、南韓的協商也有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