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
-
學測明起開放報名 申請入學302校系只看一科成績
|文教科技明(2026)年的大學學測,明(28)日開始開放報名,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今(27)日表示,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的招生各校系,參採3科的最多,其中繁星有790個,申請入學則有773個校系。
-
運動部發函44協會 推運動員委員會選舉制
|文教科技讓運動員的聲音真正被聽見,運動部17日發函給44個亞奧運特定體育團體,推動「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採選舉方式產生實施計畫」,將輔導協會規劃以現役運動員為主體,透過選舉方式產生委員。
-
閬24冬! 央行決定新臺票欲改版、一張成本5箍
|中央銀行欲啟動新臺票「紙票」改版,頂一回改版是24冬前,抑若較罕咧用的2千和2百箍敢會繼續出現,這部份愛討論。另外,銀角仔因為改版效益無懸暫時無欲改版。央行也組成「諮詢委員會」,改版過程會增加公民參與機制,向防止偽造、永續發展來規劃。(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綠拍板4縣市長提名人選 何欣純出戰台中、律師林國漳選宜蘭
|政治備戰2026九合一大選,民進黨中執會今(22)日正式通過首波4名角逐縣市長提名人選,分別由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立委王美惠征戰嘉義市長、立委陳瑩挑戰台東縣長,並徵召無黨籍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
-
委國反對派領袖馬查多 為民主奮鬥獲諾貝爾和平獎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在這2屆任期內,都曾公開表達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渴望,而這個在今(2025)年特別受到矚目獎項也揭曉,由58歲的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獲得殊榮。
-
為委內瑞拉自由民主承受迫害 反對派領袖馬查多獲諾貝爾和平獎
|全球諾貝爾獎今(10)日傍晚揭曉2025年和平獎得主,由委內瑞拉反對派民主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獲獎,並稱其為「在日益黑暗的環境中,讓民主之火繼續燃燒的女性」。馬查多去(2024)年原本要代表委國反對黨參選總統,但最後被法院以貪腐罪為由禁止參選。
-
諾貝爾獎成立逾百年 學者、各國官員具提名資格
|全球每年10月,是諾貝爾獎得主公布的重要時刻。諾貝爾獎是由1833年出生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起。他將發明炸藥所累積的大筆財富,用來表彰為人類帶來最大福祉的人士。100多年來,諾貝爾獎推動了科學各個重要領域,同時肯定人類在精神、文化與道德層面的努力,為世界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
植物肉禁稱「漢堡、牛排」 歐洲議會通過提案
|全球歐洲議會在8日通過一項提案,禁止植物性食品使用漢堡、牛排和香腸等肉類名稱,理由是避免誤導消費者,同時保護畜牧業的權益。而反對派則批評,這是低估消費者的判斷力,也限制產業創新,同時讓環保永續走回頭路。目前提案仍需歐盟27國以及歐洲委員會同意才能生效。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卡勒斯納霍凱摘桂冠
|全球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9)日出爐,由71歲的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勒斯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獲獎。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他的小說充滿後現代主義,以誇張的怪誕風格為特色,「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證明了藝術的力量。」
-
打造「金屬有機骨架」 日澳美3學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文教科技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8)日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雅吉共同獲獎,表彰3人在金屬有機骨架(MOF)發展上的貢獻,可望用於協助人類解決重大環境與能源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