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旅行社

  • 中國旅遊限令 預估日本1年損失3600億臺票

    |台語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伨臺灣的言論,引起中國不滿,就算日本派官員去中國會談,猶是無收煞。日本首相堅持無欲共話收轉去,中國就呼籲怹的民眾莫去日本觀光,甚至欲禁止日本的海產。日本推算,若是中國的旅遊限制一年,日本的經濟損失會達到臺票3600億。(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反制高市言論中國祭旅遊限令 若延續一年估將損1.79兆日圓

    |全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的台灣有事論,引起中國不滿,祭出多項反制,雖然日本已經派官員前往北京溝通,但在會談後,雙方的關係仍持續緊張,現在中國官方除了呼籲民眾不要去日本旅遊外,今(19)日又加重施壓,宣布禁止中國進口日本水產,日本有相關機構估算,如果中國旅遊限令長達1年,預計日本經濟損失將達到1兆7900多億日圓,相當於3600億台幣。

  • 反制高市言論中國祭旅遊限令 若延續一年估將損1.79兆日圓

    |全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的台灣有事論,引起中國不滿,祭出多項反制,雖然日本已經派官員前往北京溝通,但在會談後,雙方的關係仍持續緊張,現在中國官方除了呼籲民眾不要去日本旅遊外,今(19)日又加重施壓,宣布禁止中國進口日本水產,日本有相關機構估算,如果中國旅遊限令長達1年,預計日本經濟損失將達到1兆7900多億日圓,相當於3600億台幣。

  • 緩頰高市言論日本派官員溝通 中官方稱「不滿會談結果」

    |全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台灣有事」論述,引發中國強烈不滿,要求必須撤回言論,更祭出多項反制,並表示中國總理李強將不會在週末的G20峰會與高市早苗進行會談。儘管日本外務省特別指派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到北京進行外交協商,說明日本對台海關係的態度沒有改變,但中國亞洲司長劉勁松透露,對於會談結果很不滿意。

  • 赴越南參加旅行團遇颱風 旅客控行程泡湯還加收費

    |社會

    嘉義有民眾9月底參加越南旅行團,正好遇到颱風,要前往景點的路還因此發生土石流,因此抱怨旅行社在颱風天依舊帶團到危險山區,導致有2日行程因為狂風暴雨及土石流幾乎泡湯,而且還要改飯店加收費用,事後想要收據跟證明來申請旅遊不便險,業者也拖延沒給。

  • EES入出境系統10/12啟用 非歐盟旅客首入境需生物辨識

    |全球

    連假如有安排前往歐洲旅遊的民眾得注意,歐盟公告,10月12日起將啟用新的數位「入出境系統EES」,非歐盟公民的旅客在首次入境時,必須掃描護照、指紋以及拍照,且回答旅行相關問題。外交部建議國人赴歐旅行前,注意歐盟及申根區國家官網公告,並多預留出入境所需時間,而給予我國自動通關待遇的義大利及德國,也必須先登錄EES,才能通關。

  • 尼泊爾示威 台遊客遭攔車查看

    |全球

    尼泊爾日前爆發示威抗爭,在當地的台灣人也受到波及。有人跟團旅遊,半路被攔車查看,雖然未被刁難,但當下難免有些緊張;也有人前往登山,入住飯店遭到損毀,更有部分行李遺失。而在當地開旅行社的台灣人,在交通與住宿上陸續提供20、30名台人協助,也表示尼泊爾目前的狀況已經逐漸恢復平靜。外交部今(11)日回應,我在尼泊爾未設駐館,兼轄的駐印度代表處已陸續提供來電國人必要協助,尼泊爾旅遊警示燈號已調為橙色,呼籲國人避免非必要前往。

  • 金廈低價旅遊團4天1千元 被控強迫長輩消費逾萬元

    |生活

    有金門民眾控訴,家中長輩參與廈門「低價團」,4天只收了1000元,卻在行程中被強迫消費破萬。對此,交通部觀光署表示已啟動調查,若是違法經營旅行業務,最高可罰200萬。不過目前我國赴中國的禁團令尚未解除,金門縣府表示,將與觀光署聯繫,維護民眾權益,但也呼籲兩岸政府針對旅遊或消費糾紛,搭建機制協助民眾處理。

  • 上半年62萬國人赴越南旅遊 越南客來台僅21萬

    |生活

    今(2025)年上半年超過62萬國人赴越南旅遊,反觀越南來台只有21萬多人,逆差接近3倍。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正率團前往越南參展,希望能爭取更多越南旅客來台。有學者說如果對越南旅客的觀光簽證更便利寬鬆,會有幫助;也有業者認為,相較下台灣物價高、飯店貴,影響越南旅客意願。

  • 上半年62萬國人赴越南旅遊 越南客來台僅21萬

    |生活

    今(2025)年上半年超過62萬國人赴越南旅遊,反觀越南來台只有21萬多人,逆差接近3倍。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正率團前往越南參展,希望能爭取更多越南旅客來台。有學者說如果對越南旅客的觀光簽證更便利寬鬆,會有幫助;也有業者認為,相較下台灣物價高、飯店貴,影響越南旅客意願。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