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
-
日參議院選舉今晚開票 選前民調顯示執政黨席次難過半
|全球日本參議院選舉今(20)日登場,並且在台灣時間晚間7時開始開票。根據統計,提前投票的人數超過2000萬人,創下史上最高紀錄,整體投票率有望提升。選前最新民調則顯示,執政黨很有可能無法拿下過半席次,專家認為,現任首相石破茂將面臨被迫下台的命運。
-
賴清德選前承諾建25萬戶社宅 民團促政院速核定興辦計畫
|政治總統賴清德曾在選前承諾,要達到25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不過行政院到現在還沒核定內政部的社會住宅興辦計畫。民間團體今(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院趕快核定。
-
菲國期中選舉2投票所發生槍擊 造成至少2死、8傷
|全球菲律賓今(12)日舉行期中選舉,自從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遭國際刑事法庭逮捕後,菲律賓的2大政治家族,馬可仕家族與杜特蒂家族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尤其副總統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日前已遭到眾院彈劾,這宗彈劾案7月將送交參院表決,使得這場大選更是動見觀瞻。即使菲國警方已經全力動員維安,今日上午一南、一北2個投票所,還是各自傳出了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死8傷。
-
澳洲大選3日登場採強制投票 違者開罰台幣400元
|全球澳洲在3日舉行大選,多數選民關注房價與物價問題,以及新政府如何因應氣候變遷與美國關稅問題。選前多項民調顯示執政的工黨支持度居於領先,不過今(2025)年44歲以下的選民人數首度超越59歲以上的年長選民,因此結果還有待觀察。由於澳洲採強制投票制度,違者將處於約合台幣400元,因此投票率多半超過9成,多數澳洲人也會在這一天享用「民主香腸麵包」,成為當地奇特的選舉文化。
-
加拿大選前最後衝刺 兩大黨民調差距僅4%
|全球加拿大在28日舉行大選,在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下台後,接任看守總理的卡尼(Mark Carney),因為在關稅戰當中採取「對抗川普」的姿態,成功挽回執政黨自由黨的頹勢,選前民調反而超前在野的保守黨;但是雙方差距只有4個百分點,勝負目前還很難說。
-
「競選小物」涉違法遭搜索住處 傅崐萁:一切合法選前已偵結
|政治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因透過戰天下公司購買修容組等競選小物,涉嫌違反《商業會計法》、偽造文書等罪,北檢今(14)日發動自2月27日起第3波搜索。傅崐萁證實花蓮住處的員工宿舍遭搜索,強調競選小物一切合法且案件早已偵結,北檢無權調查,並稱此舉是總統賴清德的司法追殺。
-
挑在美國大選前夕發動罷工 《紐時》600技術人員要求改善待遇
|全球《紐約時報》科技工會在美國大選前夕發起罷工,以抗議停滯不前的合約談判。該科技工會代表的是600多位《紐時》工程、設計等軟體開發人員與數據分析師,另外也有負責選舉結果即時圖表、推播系統的開發與維運人員。《紐時》管理層對此表示尊重,但也稱對員工在這個時間點罷工很失望,同時聲明公司已制定強而有力的計畫,確保能在大選期間完成為讀者服務的使命。
-
美大選前超級週末 7個搖擺州戰況仍膠著
|全球美國總統大選5日就要投票,民主黨賀錦麗與共和黨川普支持率勢均力敵,決勝關鍵將是7個搖擺州,兩位候選人都選擇在搖擺州進行最後衝刺。不過有搖擺州的選民表示,至今還沒決定要投票給誰,還有阿拉伯裔選民因為政府對以哈衝突的態度,拒絕投票給賀錦麗。
-
金正恩巡視洲際飛彈基地 韓媒疑美選前展示襲美能力
|全球北韓官媒《朝中社》,今(23)日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前往「洲際彈道飛彈」(ICBM)基地視察。南韓媒體分析,金正恩可能藉此展現北韓飛彈,能遠程打擊美國的能力。此外,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則在22日,痛批南韓和烏克蘭,表示這2個國家蓄意對擁核國家發起挑釁。
-
美國大選提前投票開跑 各州制度為何?有哪些優缺點?
|全球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5日舉行,與台灣選舉方式不同,美國除了在投票日當天親自去投票所投票外,還會視各州規定可提前至投票所投票或是郵寄選票,許多州已經開始寄送選票或是提前開放投票所。美國有哪些州可提前投票?又有哪些州僅能在投票日親至投票所投票?不在籍投票有哪些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