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
-
杭州亞運/11歲林逸凡滑板失誤排第8 預約未來閃耀亞洲
|文教科技杭州亞運滑板項目今(25)日競賽,台灣11歲小將林逸凡,25日在女子公園賽決賽最終獲得第8名。賽後她對自己發生失誤感到沮喪,教練為她打99分,未來只是需要經驗,自然就會成長。
-
杭州亞運/11歲滑板小將林逸凡 闖公園式女子決賽奪第8
|文教科技年僅11歲的台灣滑板小將林逸凡,在本屆杭州亞運闖進滑板公園式(碗池)女子決賽,最終三輪比賽取最佳成績排名,林逸凡以45.99名列第8。
-
影響交通安全、遭隨意丟棄 巴黎公投禁電動滑板車
|全球電動滑板車一度在歐洲流行,被認為既方便又環保。但也因為影響交通安全、使用者任意丟棄,引發反感。法國巴黎4月就透過市民公投,決議建請市府頒布禁令,預計9月1日正式生效。
-
機車闖宜蘭唯一滑板U池 市公所坦承無法可管
|地方宜蘭河濱公園設有滑板練習設施,是縣內唯一的U池滑板場地,但有滑板教練目擊,一名男子把機車當滑板用,騎上「滑板U池」,批評是破壞行為。市公所表示,這樣的行為目前沒有罰則,已放告示牌,呼籲民眾發揮公德心。
-
發展僅半世紀的滑板 從街頭走向奧運【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滑板歷史僅約50年,便登上擁有127年歷史的奧運殿堂。2020東京奧運首次列為競賽項目,得獎選手年紀平均18歲,最小年紀13歲,成就奧運史上最年輕的領獎台風景,印證「英雄出少年」。然而,台灣滑板選手想成為「英雄」,相比他國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從場地、教練、風氣、賽制、教育環境等都是關卡,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滑板常跟「不念書的壞孩子」畫上等號。
-
東奧滑板首次擠身競技項目 台灣國小生勤練盼成國手
|文教科技滑板運動起源於街頭,過去被視為是青少年的次文化,但在2020年東京奧運,滑板卻首次成為競技運動項目,讓這個運動被更多人看見。在台灣,有許多小小年紀的滑板選手,他們日復一日練習,就是希望在場上展現出兼具美感與技巧的極限動作,更希望未來可以前進奧運殿堂。
-
-
罕病建中生熱衷滑板 勵志過程獲推薦總統教育獎
|文教科技罹患罕見疾病的建國中學學生顧文凱,四肢肌肉萎縮,只能以輪椅代步,不過,他熱衷於滑板運動,還製作英語影片,分享練習滑板的過程,這段勵志的過程也獲得推荐,提報本屆總統教育獎。
-
巴黎共享電動滑板車亂象多 公投近9成選票投禁用
|全球快速便捷、節能減碳的兩大特點,使「共享電動滑板車」迅速在各大城市擴展開來。但層出不窮的交通意外,以及與人爭道、不守規則,還有隨處亂丟亂放等亂象,卻也讓法國巴黎市民忍無可忍。巴黎2日舉行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公投,反對票數高達9成,市長伊達戈隨即宣布,不再與業者續約。
-
巴黎共享電動滑板車亂象多 擬公投決定存廢
|全球法國退休年齡改革抗爭餘波盪漾,不過首都巴黎可能又將面臨新爭議。為了減少交通意外以及對行人的危害,巴黎市政府將在4月2日針對電動滑板車共享服務的存廢舉行公投,市府已表態支持廢除,但強調將尊重公投結果。業者認為,禁止共享租車服務,是城市的倒退,也影響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