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超人

  • 超人醫師徐超斌癌症過身 「南迴病院」變遺憾

    |

    予人叫做「超人醫師」的徐超斌,這幾年著癌,煞閣繼續佇臺東南迴地區替人看病。雖然2023年創立「南迴診所」,毋過伊上希望的是成立「南迴病院」。徐醫生今日 (9/19) 佇厝內過身,食到58歲,地方民眾攏誠毋甘。(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超人醫師」徐超斌病逝享年58歲 畢生奉獻南迴醫療

    |生活

    被稱為「超人醫師」的台東南迴地區醫生徐超斌,因為鼻咽癌今(19)日病逝,享年58歲。徐超斌醫生近年飽受癌症之苦,但仍然堅持在南迴地區巡診,還曾經自嘲是病人照顧病人,雖然在2023年先成立了南迴診所,但其實徐超斌最想要的是籌建南迴醫院,南迴基金會強調南迴診所已經有醫師接棒,會持續守護鄉親。

  • 演員狄恩肯恩宣誓加入美移民局 30年前曾飾演超人

    |全球

    最新超級英雄電影《超人》7月在美國上映後,隨即引發有關移民的政治爭議。而曾在1993到1997年,演出新超人電視影集的美國演員狄恩肯恩(Dean Cain),現實生活中也長年支持執法單位,近期更說自己已經應徵加入,要當美國移民局ICE的執法人員,打擊非法移民。

  • 綠營罷免前最後衝刺 社群現「罷免超人」返鄉投票

    |政治

    首波罷免投票明(26)日登場,綠營一早再度前進花蓮協助罷團催票,劍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強調,最後正義還是會到來。倒數不到24小時,除了綠營民代全台總動員、合體罷團,還有在社群上被稱為「罷免超人」的返鄉族群,搭機飛回台灣投票。

  • 《超人》闡述移民、良善精神 挨批政治意識形態灌輸

    |全球

    電影《超人》(Superman)的主角是來自外太空、擁有超能力的英雄。導演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耗時3年製作新版電影,重新塑造角色形象,讓超人不再是金剛不壞之身,而是更貼近人性、有血有淚的存在。岡恩受訪時表示,劇情描繪的是移民與人性的良善,是美國精神的寫照。不過這些言論卻被批評為泛政治化,引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者與保守派的不滿,認為觀眾進電影院是為了觀賞娛樂,而不是被灌輸政治意識形態。

  • 巴西律師神似超人爆紅 索性扮裝投身慈善

    |全球

    巴西1名民權律師,因為長得太像經典電影《超人》主角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幾年前去參加動漫展時被陌生人拍下,上傳網路一炮而紅,被稱為巴西版超人。律師知道後覺得有趣,索性也裝扮成超人到巴西各學校、醫院和慈善機構,陪孩童長輩一起玩樂。

  • DC宣布新一代超人雙性戀 讓更多人從超人身上找到自己

    |全球

    10月11日是美國的「國家出櫃日」,DC漫畫公司也順勢宣布,旗下的超級英雄人物,新一代的超人「強肯特」,將會在未來的漫畫劇情當中,和一名男性友人發展戀愛關係,並揭露性傾向是雙性戀。作者也特別說明,這並非噱頭,而是要經由超人的自我認同過程,讓更多人能在超級英雄身上,看見自己。

  • 員林燈會點燈 員榮醫院打造牛轉疫情燈區盼攜手防疫

    |社福人權

    因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各地有不少活動都喊停,不過彰化員林市的燈會還是在9日晚間如期點燈。有醫院認養其中一個燈區,布置成「牛轉疫情、全民防疫」燈會公園,主燈防疫超人更成為燈會的焦點,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繼續攜手防疫。 位於彰化員林市鳳梨公園的防疫超人主燈,9日晚間正式點燈,認養這個燈區的員榮醫院表示,主燈防疫超人身穿全套防護衣,代表全台從醫護人員到民眾大家一起團結抗疫,雖然全球疫情嚴重,但台灣還能正常

  • 員林燈會點燈 員榮醫院打造牛轉疫情燈區盼攜手防疫

    |社福人權

    因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各地有不少活動都喊停,不過彰化員林市的燈會還是在9日晚間如期點燈。有醫院認養其中一個燈區,布置成「牛轉疫情、全民防疫」燈會公園,主燈防疫超人更成為燈會的焦點,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繼續攜手防疫。 位於彰化員林市鳳梨公園的防疫超人主燈,9日晚間正式點燈,認養這個燈區的員榮醫院表示,主燈防疫超人身穿全套防護衣,代表全台從醫護人員到民眾大家一起團結抗疫,雖然全球疫情嚴重,但台灣還能正常

  • 日本助眠頭部按摩超人氣 紐約展分店

    |地方

    現代人壓力大,常有失眠的困擾,日本一家頭部按摩專門店,號稱能在10分鐘內,讓客人體驗絕頂舒適的按摩快感,馬上進入沉睡狀態,讓日本人為之瘋狂,預約候補的人數高達43萬人。最近這家按摩店還到紐約開設分店。 夢幻的數位影像映入眼簾,顧客接受按摩的同時,也彷彿來到世外桃源。在日本掀起旋風的頭部按摩專門店,最近在紐約開設分店, 目標同樣鎖定壓力太大,有睡眠困擾的人。一位身兼網紅的大學生,體驗之後讚不絕口。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