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來了》為何人人聞萊克多巴胺色變?
-
萊豬來了1》元旦萊豬叩關,關於萊克多巴胺的五個問答
至今科學研究對於萊克多巴胺的食安風險不明,使得各國開放程度不一。台灣2005年取消豬肉關稅配額,便已全面開放不含萊劑的外國豬肉進口,只是台灣進口豬肉量一直不大,這波開放,讓豬農擔憂成本較高的國產豬將面臨衝擊。 與豬肉相反,台灣牛肉自給率低,多半仰賴進口。2012年30月齡下含瘦肉精美牛開放,這些年,台灣民眾究竟吃下多少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
-
萊豬來了2》歷史總是相似? 扁馬蔡開放美豬牛大事記
美豬美牛的問題,除了牽涉到瘦肉精是否對國人健康的影響以外,也關乎國內高度保護的畜牧業會受到多少衝擊。尤其2020年台灣好不容易經過20年努力,剛脫離口蹄疫區,準備大舉競逐海外市場,眼見美豬叩關,豬農心情自然如洗三溫暖。因此,每當政府提出開放進口時,都會引來強烈的反彈聲浪。
-
萊豬來了3》中央一錘定音 地方喊釋憲 誰管最嚴?
面對萊豬進口,縣市政府各自主張,紛紛修正自治條例。但在開放前夕,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宣布相關地方自治條例凡訂有乙型受體素不能檢出的規定,原訂者函告無效、新訂者不予核定。另外,在校園午餐方面,教育部表示,全國國中小學供膳已完成換約,將一律採用國產肉品,但各地的教育局推出不同措施因應,杜絕萊豬進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