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國關稅案持續審判 彭博:台灣對美出口影響不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全球關稅政策,《彭博》分析指出,印度、巴西和中國等國家面臨的風險最大,台灣則因為許多高科技產品免徵美國關稅,預期無論是何種判決,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影響不大。而7日,財政部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10月出口618億美元,年增高達49.7%,創15年半最大增幅。

台灣今(2025)年出口表現,不斷刷新紀錄,根據財政部7日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首度衝破600億美元,再度超越南韓。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我們發現資通與視聽產品以及美國是分別的獨霸一方,不過呢,在傳產獲利方面,還是處於一個欲振乏力的狀態,還是延續今年以來,也就是強中帶弱的一種格局。」

財政部表示,今年10月出口618億美元,不只創歷年單月新高,月增13.9%,年增率更高達49.7%、將近5成,創15年半最大增幅。10月進口則是392.2億美元,月減6.3%。

進一步分析,10月台灣對美出口是211.4億美元,再創新高,但這樣的表現是否會出現反轉?因為,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查川普的全球關稅政策,《彭博》分析包含印度、中國等國家面臨風險最大,但台灣無論最高法院做出哪種判決,對美出口都不太可能受到影響。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分析,「這個其實很難說,因為232的最終調查其實也還沒出來,我們跟美國最終的談判的結果,還有就是說台美之後的貿易架構,是不是有個新的協定,這個都要一併去考慮。」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表示,「已經被課關稅的當然如果現在不課了,對台灣這些產業來講會是一個好處,可是對於這些還沒被課關稅的,他只是還沒有232的這個調查公布出來,並不代表他不會課關稅。」

面對最高法院的審查,川普也回應政府將著手準備關稅的B計畫,來應對最高法院的裁決,不只為全球經濟再投下變化球,台灣出口是否還能持續暢旺,仍得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