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LINE認證詐騙興起 免費救災雨鞋成陷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最近花蓮救災時需要的雨鞋也被詐騙集團利用,他們在社群發文說,免費提供雨鞋,只需要付運費,但其實是引導民眾加LINE,要求做相關認證,誘導操作網銀。現在詐騙花招百出,警方也發現,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會在網路上接觸到詐騙廣告,也導致詐欺被害人容易掉入2次詐騙。

熱血志工集結,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致災後義無反顧挺進花蓮救災,民眾當初的善心舉動卻被詐騙趁虛而入。

無論是在社群發文「免費提供雨鞋,只需付運費」,還是裝成業者說「買商品即可賑災」,這類冒用救災名義運作的詐欺手法,坐等民眾私訊,引導加LINE,藉由「認證」詐騙。

反詐欺聯盟協會秘書長林書立指出,「這種新型態的詐騙從台灣現在這邊開始出現,會由客服來引導你、告訴你怎麼樣一步一步經過認證。由於操作都是你自己來操作的,就很容易根據他的操作,結果把你帳戶裡面的錢都給轉出去了。」

網路發達下,認證詐騙興起,傳送假連結、要求認證,再以驗證失敗為由,誘使操作網銀,這樣的詐欺手法也取代傳統的解除分期付款,詐騙集團看準不用先取得個資,只要上網就可下手,但不論詐騙類型為何,不少的詐欺被害人會掉入2次詐騙圈套。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江配芸表示,「詐騙集團他發送很多網路上面的廣告,會使這些被害人主動掉入陷阱,進而誘使這些被害人主動提出自己有被詐騙的經驗,那運用這種同理心的方式,去讓被害人掉入2次陷阱,四分之一的收到詐騙廣告,五十分之一的人會掉入詐騙圈套。」

根據警方調查,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會在網路上接觸到詐騙廣告,要是對象是受騙被害人,由於迫切想要討回款項,經對方層層誘導下就容易中計。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