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法數位宵禁限制青少年社群使用 芬蘭立法禁學生在課堂用手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長時間滑手機不僅影響專注力與學習效果,也使部分青少年陷入孤立或焦慮。各國政府紛紛開始出手規範了,法國推動禁止15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並對15至18歲實施晚間10時至早上8時的「數位宵禁」,芬蘭則立法限制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在芬蘭赫爾辛基東北方的康斯瓦根學校,學生進入教室的第一件事除了拿出書本作業,還得將手機放在這個紅色收納箱裡,直到放學才能取回。這項新規定從開學以來首度實施,學生的反應大不相同。

學生英格曼說,「我覺得很多人變得更社會化,更多人開始聊天等等,我也偶爾看到偶爾有人單獨窩在角落,盯著地板或做其他事,感覺挺悲傷的。」

學生克納帕斯指出,「我明白上課時不能使用手機,但我覺得這樣很蠢,要我們整天都不能用,比如我們下課休息時仍不能用。」

從8月1日開始,芬蘭禁止全國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包括康斯瓦根學校在內的部分學校甚至規定在校就得交出手機。實施以來師生都感覺校園的網路霸凌事件明顯減少,校園也比過去熱鬧,因為多數人一下課就開始找人聊天或打球,而不是低頭滑手機,與人面對面溝通的時間變多了,也活絡社交能力。學生上課時更專注,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

老師瑞兒麗拉表示,「這讓我的工作相對輕鬆,我不需要一直叮嚀學生放下手機,或是沒收手機一整天。」

芬蘭教育部研究分析歷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成績,發現從2007年iPhone推出以來,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科目的表現便開始下滑,因此立法限制手機使用,希望消除干擾學習的因素,以挽救教育評比的表現。

學生林德佛斯指出,「我認為限制手機不是世界末日,當然一切都變得不同,學校的環境也有很大的改變,有些人可能非常不喜歡,但我覺得這大概能讓人更專注,也能促進一些社會交流。」

愈來愈多國家立法限制未成年族群使用手機,主要目的是避免青少年因為接觸大量的不當內容而導致身心受害。法國國會委員會在3月針對2024年7個家庭,指控TikTok造成子女接觸到與自殺相關資訊的訴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平台上的短影音和貼文確實充斥有害身心的內容,建議應該禁止15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並對15至18歲青少年實施晚間10時至早上8時的「數位宵禁」。

法國議員米勒表示,「從15歲開始,青少年明顯仍很脆弱,我們清楚看到對社群網路的依賴現象,正在影響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家長代表古根說,「我的大女兒告訴我,她確實看過小貓影片,但那些小貓卻是被放進果汁機裡,所以當你看到這樣的東西時,怎麼可能不受到創傷?」

提出控訴的家長表示,父母無法理解手機世代孩子所面臨的數位經歷,而長時間沉溺在同質性內容的行為,將嚴重剝奪青少年的專注力,也影響身心發展。替未成年人架起網路保護傘,以遠離有害的社群資訊,是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共同責任。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