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風災後環境病流行 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例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丹娜絲颱風過後,因積水及髒亂等問題,各種傳染病風險上升,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新增6例,分布在北、中、南各地;登革熱則是新增4例,也是今(2025)年首起本土社區群聚事件。疾管署提醒,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加上近期天氣高溫、常有午後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要落實「巡、倒、清、刷」,才能徹底阻斷登革熱傳播途徑。
丹娜絲颱風過後,類鼻疽個案再添1死。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個案為南部50多歲男性,本身有多重慢性病史,8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腹瀉等症狀,3度就醫到急診時,已經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經過搶救、隔日仍不幸過世,從發病到死亡僅10日。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做疫調的時候就有發現,這個個案其實他腳部有傷口,不過他在颱風期間是沒有出門的,而且他家附近其實也沒有發生水患,不過他個人到底有沒有接觸到污水、污泥,是沒有辦法確認。」
另外鉤端螺旋體病上週新增6例本土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到70多歲,個案多因發燒、肌肉痛或腹瀉症狀就醫。
登革熱則是出現今年首起本土社區群聚事件,除了指標個案,同住家人和鄰居都是衛生單位主動擴大採檢時才驗出確定病例,4人都是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衛生單位有針對這些確診個案的居住地、以及他的工作地,來做一些孳生源的查核,也做了一些相關防治工作。」
疾管署提醒,不論是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或是登革熱,都是環境病,尤其目前正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加上近期天氣高溫、常有午後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傳播風險增加,呼籲民眾要主動清除積水容器,落實「巡、倒、清、刷」,才能徹底阻斷登革熱的傳播途徑。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