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近期未露面 華爾街日報指被官方帶走調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曾被視為下一任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的中共中聯部部長劉建超,卻在今(2025)年7月底,結束海外行程後未再公開露面。《華爾街日報》近期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劉建超正接受中國官方調查,但具體原因不清楚。如果消息為真,這是自2023年秦剛遭免職外交部長以來,中國外交系統涉及的最高級別調查案。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府會談1小時,被外界解讀,劉建超可能是習近平屬意的下一任中國外交部長人選。
不過近期《華爾街日報》報導,劉建超今年7月底結束海外行程返回北京後,遭當局帶走調查,至今未公開露面,原因眾說紛紜;而相關單位都尚未對此事回應,且中聯部官網仍顯示劉建超為部長。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去(2024)年1月曾表示,「對中國來說,台灣問題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越過的紅線,中方嚴肅看待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言論。」
以流利的英語,在美國智庫發表演說,今年61歲的劉建超,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以及英國牛津大學。在中國外交部從翻譯做起,先後擔任發言人、 駐菲律賓與印尼大使、部長助理等。2015年轉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協助推動追捕涉貪海外逃犯的「獵狐行動」。之後回歸外交領域,並從2022年起,擔任中聯部部長至今。
特別的是,中聯部以往主要負責維繫和共產主義國家的關係,劉建超上任後,則開始訪問美國和其他西方民主國家。
政大政治系教授寇健文指出,「外事系統過去是有秦剛,現在是劉建超,可是我們沒有看到是,一幫子外交系統的人全部都出事了,但是就是說這種幹部的清洗,我覺得在2027年(21大)之前應該會比較頻繁,因為它涉及到了要布局未來5年的整個人事,所以大家可能會搶位子,從習的角度來講,他更要去檢視這些有可能會升遷的幹部,比如說他的政治效忠,他的能力各方面 。」
學者指出,若劉建超真的遭拘留,將是2023年7月秦剛遭免職外交部長以來,中國外交系統涉及的最高級別調查案;而現任72歲的外長王毅可能因此無法卸任,打破史上任期最長紀錄,也讓外交人才出現斷層。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