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軍售遲交約1億美元 國防部請美退還並加速交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審計部公布的2024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美國對台軍售,有尚未完成供補品項金額大約1億美元,遲交的武器裝備包含了F16V戰機、M1A2T戰車等。國防部回應,已請美方退還約台幣27億元,並要求加速交運。專家分析,武器抵台並非馬上就能成為即戰力,所以一旦外購武器遲交,都可能衝擊防衛戰力構建,呼籲國軍要有備案。
4輛M1A2T戰車同時射擊,展現強大火力,是國軍向美方採購的利器之一,目前已抵台80輛。不過根據審計部公布的2024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包含M1A2T戰車在內,對美軍購有尚未完成供補品項金額大約1億美元,有資金滯存美方的情況。國防部回應,已請美方退還約台幣27億元,並要求加速交運。
空軍退役上校、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表示,「如何讓整個部隊能夠達到完全備戰的狀態,這就必須要盡早獲得,這樣國軍才能按照既定的任務規劃去執行。」
周宇平強調,武器抵台並非馬上就能成為即戰力,還需要經過交織訓練等過程,才能讓國軍上手。而遲交的武器包含F16V戰機、M1A2T戰車及MQ-9B無人機等。軍事專家陳國銘分析,像是長程精準打擊武器,是台海防衛重中之重的利器,一旦遲交,對嚇阻共軍的效果會有較大衝擊。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說,「譬如說陸軍的海馬士多管火箭,或是說空軍的F16V交機,或是說反艦飛彈,因為這些武器系統的打擊力能夠搆得到對方,這部分的裝備,我們很可能要請美方先行交運。」
陳國銘認為,軍購是賣方市場,雖然俄烏戰爭稍緩,但美方也有考量自身優先需求的武器裝備,所以部分對台軍售仍會遲交,呼籲國軍也要有應變計畫,外購武器一旦無法按時交貨,也能維持應對戰力。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