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㵢華府談關稅談判 指台灣是美國「完美的夥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我方談判團隊持續在美國華府推進台美關稅談判,而駐美代表俞大㵢10日接受美國總統川普前幕僚、前白宮首席策略長巴農訪問時,表達正面態度,指出台灣在科技產業和AI發展上是美國「完美的夥伴」,台美有更多經貿合作,也能防止中國取得高階科技。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率領談判團隊再次前往華府,持續推進台美關稅談判,而俞大㵢10日接受巴農訪問時表達正面態度。
俞大㵢強調,「這些貿易會談的結果將促成美國和台灣在貿易、投資、科技合作方面,有非常有成效且富有成果的合作,也包括在出口管制方面的重要合作。」
俞大㵢表示,台灣在科技產業和AI發展上是美國「完美的夥伴」,台美有更多經貿合作,也能防止中國取得高階科技。俞大㵢重申,台灣生產全球超過9成高階晶片,若台海發生衝突,將造成嚴重後果;而面臨中國武力威脅,台灣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力量。
俞大㵢指出,「如果按照北約的標準來計算國防預算的支出,其實台灣國防相關支出已約占GDP的5%,我們大概已在國防上花了3.5%,另外1.5%則用於強化基礎設施的韌性。」
不過美國智庫「國防重點」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建議全數撤離美軍在台的訓練人員,以免被認為挑釁。不過華府老牌智庫CSIS國防安全高級顧問坎西恩指出,防衛台灣對於五角大廈的優先順位極高,美國政府「非常不可能」減少駐台美軍數量。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分析,「這種論述其實象徵著美國內部不同的思考,我們還是值得注意的,那這樣的觀點就是在華府之間其實不是主流的意見。」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去(2024)年頻繁出沒在我東部海域的中國科研船「向陽紅6號」等船隻也同時在關島海域現蹤,研判是在蒐集相關海床資訊、作為軍事用途。蘇紫雲認為,中共是以科學調查名義在做戰場經營,我方應謹慎思考反制作為。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