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輕生重返國人十大死因 15至64歲人數皆上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2024)年台灣一年自殺死亡人數突破4千人,睽違14年又再度重返國人10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15到64歲年齡層的自殺死亡人數皆上升。專家表示,大部分自殺行為都是有跡可循,若發現身邊親友心情低落、與外界隔離、或有自殺念頭時,可多給予關懷或儘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1名年僅17歲的少年,6月13日疑似與父母發生爭執後,不明原因從社區大樓墜樓受傷,所幸送醫後生命跡象穩定。

有諮商心理師表示,青春期的孩子正逢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變化,同時又面臨課業、人際關係及感情等多重壓力,很容易產生無助感,有些孩子甚至會選擇輕生等極端方式,作為逃避問題的方法。

諮商心理師李夙敏說明,「在校園裡面很常見就是關係霸凌、小圈圈,讓他得到那種無助感。如果他又沒有在家庭系統得到一定的支持,那他就會覺得陷入那種無望,會想要自殺,通常是他覺得對這個世界沒有希望感了。」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自殺排名時隔14年,2024年又重回台灣第10大死因。進一步分析發現,15到24歲年齡層有274人自殺死亡;25到44歲有1244人;45到64歲則有1405人,這3個年齡層自殺死亡人數皆有上升。

醫師提醒,中壯年族群自殺人數最多,可能跟職場三明治壓力有關。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青壯年承受了不管是從下而來,必須要教養這段家庭上面的經濟來源的這個主力,同時又要扶養上一代,所以其實他們的負荷非常繁重。」

專家表示,大部分自殺行為都是有跡可循,如果發現身邊親友心情持續低落、與外界隔離、或有自殺念頭時,可多傾聽他的心聲;若是有憂鬱症或其他疾病者,也建議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資源協助。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