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港媽祖遶境今年炮屑減3成 掃出109公噸創歷年最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遶境活動,其中有「犁炮」、「炸轎」等儀式燃放大量鞭炮。而今(2025)年共有21處炮場,比去年減少7場,經北港鎮清潔隊統計,今年遶境2天共清掃出約109公噸炮屑,與去年相比減少3成左右,未來會再持續宣導鞭炮減量,先將目標降到100公噸以下。

將犁頭鐵放在火爐上,再用炭火燒到高溫,鞭炮引信在犁頭鐵刷過,鞭炮點燃再丟向神明鑾轎底,是北港遶境中會看到的犁炮,還有放整堆鞭炮炸轎。每年北港媽祖遶境,都會有許多陣頭、信眾放大量鞭炮來迎神。

參與遶境人員說明,「鞭炮拿著以後壓下去,再往前往地上來推。」

北港清潔隊隊長黃正耀指出,「目前今年這樣總計起來109噸的炮屑,整個宣導效果真的也有差、有進步,當然有些炮點還是有待改善,這也是明年可能我們在相關會議,可以再做加強宣導。」

北港鎮清潔隊表示,近年來環保意識被民眾重視,今年北港媽祖遶境申請炮場總共21場,比去年減少7場,而炮屑量減3成從150噸減少到109噸,雖然是歷年來最少,但希望未來能降到100噸以下為目標。

雲林縣環保局空噪科長吳其臻提到,「或是說以米代金之類,來代替紙錢、鞭炮的燃燒之類,我們也希望,我們有補助民政處所謂的鞭炮機,希望宮廟多利用遶境過去的時候,多使用一些鞭炮機來代替鞭炮的燃放,這樣對我們空氣污染會比較有幫助。」

北港清潔隊就說,去年因為遶境日期剛好碰上假日,所以炮屑還比往年約130噸多達到150噸,而今年降到109噸,會先堆置在清潔隊空地灑水避免自燃,等待靜置一段時間讓火藥活性降低後,才會運至焚化爐焚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