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 國健署籲40歲以上民眾定期篩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有「洗腎王國」的稱號,洗腎率全球第一。國健署表示,慢性腎臟病是國10大死因排名第10位,導致腎臟病的風險因子主要是三高;另外吸菸、肥胖與不當藥物使用也是腎功能異常的因素,因此,呼籲40歲以上民眾定期篩檢治療,才能避免腎功能惡化到洗腎。
40歲的吳女士是慢性腎臟病友,且今(2024)年即將洗腎滿17年,回想起她大學新生入學健康檢查時就發現腎功能異常,但是她不以為意也沒有追蹤治療,沒想到2年後惡化成尿毒症,只能靠洗腎活命,她以自身經歷,呼籲民眾千萬別輕忽腎臟病帶來的威脅。
洗腎病友吳鴻來:「2年後就是升大三的時候,就是已經診斷為尿毒症,那我覺得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我中間第一個完全是沒有追蹤。」
腎臟病早期預防很重要,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40到64歲國人當中,超過3成有三高合併腎功能異常;近2成民眾同時有吸菸及腎功能異常;超過2成有肥胖及腰圍過粗合併腎功能異常,這些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因子。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腎臟的傷害就是全身傷害的總和,那你那一些慢性病,最後都會回到腎臟來,因為它是一個最基礎的環保機構。」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平常可能你也不知覺,也不曉得它有沒有出問題,那唯有靠我們平常的檢查,靠這些檢驗的數據來判斷。」
國健署表示,台灣有「洗腎王國」的稱號,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慢性腎臟病1年健保支出超過530億,是醫療花費最高的疾病。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國健署目前免費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民眾每年1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只要及早篩檢、及早治療,就能避免腎功能惡化到洗腎。
江采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