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地區首次記錄到黑熊家族 自動相機監測野生動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自2017年起,在嘉義、台南山區陸續架設自動相機捕捉野生動物族群。在本次照片回收的作業中,首次拍攝到2隻小熊跟在母熊身後活動,以及發情的母熊等照片;也在楠梓仙溪流域進行保育工作時,目擊黑熊覓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自2017年起,在嘉義、台南山區陸續架設自動相機,捕捉野生動物族群蹤影。
在嘉義分署長期監測的樣區中,以山羊和台灣獼猴的豐富度最高,但也有著野豬、鼬獾、白鼻心、黃喉貂、食蟹獴、藍腹鷴等動物出沒。
此外在本次照片回收的作業中,也首次拍攝到2隻小熊跟在母熊身後活動,以及發情的母熊等照片;也在楠梓仙溪流域進行保育工作時,目擊黑熊覓食,都成為良好的推動野生動物保育素材。
為什麼要架設自動相機?
山羌發現自動相機。(圖/嘉義分署)
嘉義分署說明,自動相機使用紅外線進行監測,無論白天、夜晚都可以記錄,蒐集到的素材可用來評估動物族群趨勢,並擬定合適的保育策略。
此外,自動相機也能夠捕捉許多有趣的照片,有助於向民眾推廣野生動物保育。
監測成果如何?
經過多年的監測,嘉義分署發現原先分布在中高海拔的黃喉貂與水鹿,有向低海拔擴散的趨勢;鼬獾、食蟹獴及麝香貓等物種數量也緩步上升。
此外,林保署也會對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中的主要狩獵動物,如山羌、水鹿、野豬、山羊等哺乳動物進行族群監測。嘉義分署指出,從2017年至今並未有族群發生下降趨勢,顯示目前原住民申請的狩獵活動尚不對野生動物族群造成影響。
嘉義分署呼籲,民眾於野外發現野生動物時,應遵守「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三不原則,並落實「無痕山林」原則帶走廚餘垃圾,維持及保護野生動物天然棲息環境。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