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月經污名化 「小紅帽」盼破除迷思禁忌
將適合不同流量使用的生理用品分類,再對照著名單仔細裝袋、裝箱,放眼望去超過100袋的「小紅盒」要寄到全台超過70個機構。
他們是已經成立4年多、台灣第一個推動月經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每2個月會進行1次包裝小紅盒行動,目前已累積提供給8400多位,因為經濟困難無法負擔或取得足夠生理用品的18歲以下青少女。
由於每一回的貨量相當可觀,小紅帽也會招募志工一起協助。
志工阿明說道,「我是學芭蕾的,所以同儕大部分也都是女性比較多,多了解多關心一下女性。」
志工子勤說:「聽到很多關於月經的議題,但是還想要更深入了解。」
志工Irene提及,「個人是沒有碰過衛生棉不夠用的狀況,但是後來發現有這樣一群人是沒辦法享受我理所當然的幸福,接住這些可能有點徬徨茫然、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經期痛苦的人。」
身體力行的過程中,志工們更進一步了解「月經貧窮」,進而能同理、並從自己開始擴散影響身邊的人。
同時小紅帽也主動開啟更多跟社會對話的機會。
走進全台12間廟宇,小紅帽和廟方面對面對談,「就算妳有經期來妳還是可以拿香拜拜、妳還是可以入廟。」
了解並破除傳統信仰中,關於經期的迷思與禁忌,再將訪談內容集結成冊、出版獨一無二的「月經誌」。
小紅帽倡議總監林尹筑指出,「大家對月經這件事情已經沒有這麼多的避諱了,那很多時候其實是信眾,我們自己限制了自己,就覺得說我月經來好像不能去拜拜,可是廟方其實沒有這個規定。透過這樣的梳理或是這樣子觀念的傳達,讓大家知道說其實月經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小紅帽透過多元管道與媒介,希望消除「月經污名化」的現象,讓女性生理期不再是大眾避而不談的話題,而是能公開討論的重要議題。
另外小紅帽也在校園中推廣月經教育教材,並協助教育部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高中以下的校園從2023年8月起開始定點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
小紅帽創辦人林薇認為,「真的緊急需要生理用品的時候,可以不用這麼擔心。從小我們就建立一個對於月經的正向概念,這些污名或者是歧視也就相應的不會產生。免費的生理用品跟物資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步,後面還有好多的事情要做。」
談到2024年的計劃,小紅帽創辦人林薇直說還有很多事想要做,不過她也表示終極目標是希望有天世界不再需要小紅帽,代表社會不再將月經視為「房間裡的大象」——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視——而是在各面向上都能實踐「月經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