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試管胚胎成功存活70天 復育瀕危北白犀牛露曙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德國的科學家24日在柏林宣布,在非洲肯亞以人工生殖技術進行的北方白犀牛復育計畫,成功的在南方白犀牛身上,孕育了一個生命週期達70天的雄性胚胎。雖然這個寶貴的生命,因母體細菌感染未能順利誕生,但科學家預告最快在2026年,也就是地球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8年之後,可望迎來新的北方白犀牛寶寶。

德國萊布尼茲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24日在記者會上公布於去(2023)年9月下旬,經由13次的努力,終於成功的在南方母白犀牛的子宮,以體外授精方式培育出一個健康雄性胚胎的照片。

這個小生命在母體內共存活了70天,身長6.4公分,若非代理母體意外感染梭菌死亡,牠原本可以順利誕生。

「生物救援計劃」復育部門負責人希爾德布蘭特表示,「如今我們有明確的證據,冷凍、解凍在試管產生的胚胎,可以產生新的生命,那正是我們想要為北方白犀牛所做的。」

2018年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45歲的蘇丹死亡之後,北方白犀牛面臨的就不是瀕危,而是絕種的難題。地球上僅存的2頭母女檔北白犀牛,成為讓這個物種復活的唯一希望。

南方白犀牛的試管寶寶成功之後,科學家接下來要把經驗,複製在北方白犀牛,將之前保留下來的公犀牛精子,與母犀牛的卵子結合後,再植入南方白犀牛代理孕母的子宮,不出錯的話,最快在2026年就可以有北方白犀牛新生命誕生。

「生物救援計劃」復育部門負責人希爾德布蘭特說明,「犀牛的孕期是16個月,所以對寶寶來說是漫長的旅程,不過那將在2026年初給我們帶來新生命,然後我們還將會有更多的犀牛,因為我們已經有了30枚胚胎,純正的北方白犀牛胚胎等著被移植。」

而一旦生的問題解決了,科學家還要為北方白犀牛煩惱養的問題,因為北方白犀牛的棲息地在非洲中部,與生活在稀樹草原上的南方白犀牛完全不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