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抹香鯨,在多明尼加的海域約有200多頭,牠們的糞便能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捕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協助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為了保護抹香鯨不受人為干擾,多明尼加宣布,建立世界第一個抹香鯨海洋保護區。
抹香鯨有世界最大的大腦,最長達15公尺,科學家估計,抹香鯨大腦一腔室可能含1000公升的鯨腦油。
過去抹香鯨被獵殺,就是因人類取腦油照明和加熱,捕鯨文化興起前約有200萬頭抹香鯨在海裡悠游,現在只剩80萬隻,而多明尼加水域約有250隻。
為了保護抹香鯨不受人為干擾,宣布建立世界第一個抹香鯨海洋保護區,開創全球先例。
國家地理雜誌原始海洋創始人沙拉表示,「抹香鯨保護區面積將超過900平方公里,比多明尼加島嶼本身的面積還要大些。」
抹香鯨是地球最大動物之一,牠們能潛入漆黑海面下650公尺到1000公尺的深度吃深海魷魚,再浮出水面呼吸、休息和排便。
科學家說,抹香鯨的糞便營養豐富,留在海洋表面會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會捕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死亡後碳就像雨點般落入海底,將多餘碳封存到海洋,幫助人類應付氣候變化。
但抹香鯨經常遭船隻撞擊、被漁具纏住,以及受農業徑流污染影響,破壞生存環境,生存威脅愈來愈大。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抹香鯨列為易危物種,美國瀕危物種法列為瀕危物種。
多明尼加抹香鯨的排便量可能比其他地方的鯨魚更多,科學家認為,食量也是一般鯨的2倍,估計多明尼加海域附近抹香鯨的糞便,每年可吸收4200公噸的碳,相當於73平方公里森林1年的固碳量。
多明尼加抹香鯨計畫創辦人傑洛表示,「從很多方面來說,鯨魚在深處進食,在水面排便,促使了碳存封,牠們正在代表人類對抗氣候變遷。」
海洋保護區位於多明尼加的西側,在劃定的範圍內禁止商業捕魚,只允許自給性捕魚。還會規劃鯨魚觀光,將來遊客可和抹香鯨一起游泳,或搭乘賞鯨船賞鯨。
多明尼加政府表示,還會劃定一條國際航線,防止大型貨船進入抹香鯨的生活水域。
科學家說,這項保護行動不僅倡導海洋保護,還解決了氣候變遷、保護生物多樣性,並且促進了經濟永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