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科學家希望藉由鑽探冰核,也就是積雪累積成的冰凍結核來了解大氣的變化,及預測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在丹麥哥本哈根就有一座大型冰箱,存放大約4萬個冰塊,是科學家研究氣候變遷的重要樣本。
小心翼翼開門,把手上的冰塊放在儲藏箱收好,就怕一不小心,損壞珍貴的樣本,因為大氣數千年來的秘密,都存放在這間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巨型冰箱深處。
哥本哈根大學冰河學教授史帝芬森指出,「我們保有這些隔熱箱,大約有 2,000 個,它可以在冰箱停電時為我們提供安全保障。」
這裡是全球最大的冰核檔案室之一,裡頭擁有自格陵蘭島取出的冰,合計長達25公里。冰河學教授史蒂芬森,自1991年開始管理這間檔案室,約有4萬個冰塊儲存在一排排的架子上,科學家就用它們來研究地球氣候。
分析「冰核」上出現的氣泡,可以了解幾千年來大氣的成分變化。這些冰塊並非由水結凍而成,由於極地非常寒冷,積雪難以融化,會一層層不斷向上堆積,最終形成積冰,也記錄下過去的歷史。
哥本哈根大學冰河學教授史帝芬森說:「有了冰核,我們標示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長久以來的變化,我們也可看到現代使用化石燃料的影響。」
1960年代,有一支研究團隊首次將冰核自格陵蘭美軍基地帶回丹麥,今年夏天科學家們則前往東格陵蘭島,鑽探2.6公里,盡可能地在基岩深處取出最老的冰核,分析後發現,樣本內容物最早可追溯至12萬年前,而在最近一次的間冰期,格陵蘭島的氣溫比現在高了攝氏5度。
哥本哈根大學冰河學教授史帝芬森提到,「當時地球很可能比現在暖和許多,但那是在人類出現之前,我們是寒冷時期的產物,而我們現在正在讓地球變熱。」
科學家認為,最近取得的冰核,或許有助於了解海平面上升的情形。目前有些研究認為,逐漸縮小的冰帽為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也有學者指出,冰蓋在融冰上迅速流動的情形是一種警鐘。史蒂芬森教授就期盼,將來能夠預測100年後海平面上升幅度,並將誤差值從如今的70公分縮減到1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