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連續19年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頭號殺手,有多名立委31日上午邀集醫界、中研院院士及病友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關注台灣肺癌醫療政策,希望比照C肝,成立國家級的肺癌防治辦公室。
透過簡稱LDCT的「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能及早發現肺癌患者,不過醫界認為這樣還不夠,篩檢後,陽性個案追蹤及轉介,以及確診後續醫療照顧及防治,仍需跨部會整合,呼籲政府成立完整的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
台北榮總胸腔部部長陳育民表示,「精準治療看的就是說,這病人有沒有基因的突變,他適不適合做免疫治療,假如有基因突變,有相對應的標靶治療,這就是我們希望政府健保署可以考慮納入給付。」
醫界表示,肺癌已經是新國病,連續19年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頭號殺手,去年因肺癌死亡有1萬多人,進一步分析發現,國內肺癌患者有近7成是肺腺癌,且當中有7成是不吸菸的癌友。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每2個肺癌個案就有1個,一旦發現已經是晚期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1成,因此呼籲健保加速給付肺癌晚期的新藥治療,以提升存活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每個月15萬元肺癌新藥,那1年乘以12大概180萬元,這個對即使相當有錢的人也會喊吃不消。」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回應表示,「如果真的這樣子,對於我們效率可以提升的話,對整個工作推動有幫助的話,這部分我們是會考慮的。」
健保署則是強調,會加速新藥納保,並成立專責辦公室,明年新藥經費包含暫時性支付達60億元,未來也期盼額外預算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