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利用舊館舍打造第一座兒保學習基地,透過沉浸式的互動設施,讓孩子體驗各種需要,保護自己處遇,也希望達到社會教育和宣導,保護孩子遠離家暴。
「(有人遇到危險,該怎麼辦呢?)按113。(對,113!)好,按,撥出。」
小朋友看著螢幕,模擬遭受各種不當對待的情況,老師除了帶著互動,也教導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向外界求助。
家扶基金會利用既有的舊館舍,打造出全台第一座兒保學習基地,透過數位科技和實境模擬,各種孩子們可能遇到的不當對待,強化兒童的自我保護知能。
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統計,2022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高達19萬2千多件。家扶基金會表示,其中超過7成兒虐案件,施暴者是來自同住父母。
執行長周大堯說,「父母親甚至繼父母,他們的施虐者的比例都超過7成,很多都來自於,他們覺得孩子是我個人的財產,或者是孩子不乖我就用打的,或者是各種體罰的方式。」
家扶表示,父母常因為受到生活上的壓力,以孩子為轉嫁的對象,因此加強孩子的認知和自我保護相當重要。
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表示,市府也會結合公部門資源,提供相關安置和協助,「台中市府長期也跟他們合作跟配合,在宣導的部分,我們會盡全力來推動,當然在經費方面有些補助的費用,我們也都會來提供協助。」
家扶表示,由於孩子表達性相對較差,除了相關資源介入,周遭人員加強觀察和通報,再加以兒童保護,權益維護和宣導達成社會教育的效果,希望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