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音速巡弋飛彈 美俄中展開軍備競賽

就在俄羅斯與歐美之間,為了烏克蘭戰事導致對峙升高的同時,兩大陣營之間的武器競賽也如火如荼地在進行著。俄羅斯先後宣佈成功試射空軍跟海軍的超高音速巡弋飛彈;美國也在日前決定由雷神科技,負責把超高音速巡弋飛彈HACM,做成實際可用的戰場武器。

所謂的超高音速,在空氣動力學的定義,簡單說就是「速度超過音速5倍」,或者說「速度在5馬赫以上」。

如果是長程彈道飛彈,在大氣層外的路徑因為沒有空氣摩擦,要達到超高音速是輕而易舉。不過巡弋飛彈是在相對較低的大氣層內飛行,超高音速勢必造成強大的空氣摩擦,而要讓飛彈能在飛行途中進行轉折,是相當困難的技術。

美國衝壓噴射引擎測試。

這是2016年,美國在澳洲進行的衝壓噴射引擎測試。是美國首度在海外進行這類的試驗,也讓美國感到在研發設施上的缺乏,導致衝壓引擎研發落後給中俄等主要對手。特別是俄羅斯,除了空中發射的Kh-90,還有從海面上發射、編號3M22的鋯石飛彈。

今年7月31日,俄羅斯總統蒲亭說:「最新型的鋯石超音速飛彈系統,性能在全球無出其右者。各位海軍將士們,我軍即將在未來幾個月獲得鋯石飛彈系統。」

(圖/法新社)

美國原本有3家軍火商參與競標,除了後來得標的雷神科技,還有同樣在軍用航太的佼佼者,洛克希德馬汀,以及諾斯洛普集團。

除了超過5馬赫的速度,美軍新型的超高音速飛彈,和準備加入服役的次音速飛彈AGM-158C一樣,都是所謂的"視距外"武器,也就是可以在敵方防空系統射程外發動攻擊,飛行過程還能繞過敵軍雷達搜索範圍。

美方部份專家原本還對俄羅斯發展超高音速飛彈嗤之以鼻,但從美軍加緊同類武器的研發與部署看來,五角大廈對俄羅斯宣稱,以戰機與軍艦為平台的超高音速飛彈,已開始量產服役,是相當嚴肅看待可能落後的狀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