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無人機銳鳶偵蒐行動 8月共軍圍台軍演時建功
銳鳶無人機從跑道迎面而來,快速升空,持續攀升。這是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的日常,中共先前發動大規模擾台,銳鳶無人機就有扮演關鍵角色。
中共8月份發動圍台軍演,而海軍的偵搜大隊派出銳鳶無人機飛往西南海域進行偵搜,也成功偵獲到中國軍艦,將資料回傳給戰管單位。
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大隊長趙君臨表示,「在一定高度的時候,他(共軍)不見得可以一定掌握到我們,所以這是我們的特性。那也許他可能偵搜到我們,但是我們還是保持我們高度,來確保他的安全。」
海軍證實,銳鳶無人機8月31日成功偵獲中共天璣星號等軍艦,透過機身下方的圓球裝備切換可見光、熱顯像等模式,掌握共艦動態,充分發揮無人機戰場監控、即時回傳戰場情資的優點。
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是國軍目前唯一戰術型無人飛行載具部隊,分駐於屏東、恆春、台東等地。其中曾擔任反潛直升機的飛行官,因為對無人機有濃厚興趣,改調部隊服務。
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區隊長戚務濬指出,「在直升機上的話,你是平行向下的視角,而我們的無人載具主要是對遠處的中小型目標,以及中共無人船隻做一個監控。所以我們在戰略跟戰場運用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銳鳶無人機由5人為一組,操控手負責起降任務,再交棒給起降導控站,可快速部署在機場或起降基地,至於偵搜行動、回傳戰場情資則由地面導控站負責。
不過,要能靈活操作銳鳶無人機,難度跟一般無人機天差地遠。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銳鳶操控手,得先通過20小時的初階訓練,學會基本的起降技巧。
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上士副分隊長王昱仁說:「大型無人機的飛行並不容易,需要依靠整個團隊各個環節的緊密搭配,才能順利達成每一次的任務。基本上風險比較高的部分,會在起降的時候。」
至少要花半年時間,才能培養一名合格銳鳶操控手。海軍持續運用銳鳶無人機捍衛海疆,而中科院也加緊腳步,研發二代銳鳶無人機,傳出具備攻擊能力,強化國軍不對稱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