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新加坡「海岸防禦計畫」 估百年投千億抗海平面上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地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與海平面上升,東南亞國家深受其害。島國新加坡面積僅728平方公里,且新加坡有3成面積地勢低窪,當局估計到2100年時,海平面將上升1公尺左右,這將危及許多沿海地標,不過他們也早就超前部署,提出未來百年投資1000億星幣的海岸防禦計畫。

新加坡地球觀測研究所的研究員馬喬斯基正在魚尾獅公園測量海平面。目前的水位還不算太讓人擔憂,但在暖化危機下,未來可能會發生顯著變化。

馬喬斯基指出,在高排碳的標準下,未來海平面可能上升90公分,「也有一種很低的可能性,因為我們不夠了解南極冰層的變化,也可能會出現極端事件,讓海面上升超過170公分,是我一整個人的高度。」

新加坡地勢低窪,約有3成土地只高出海平面不到5公尺,長期面臨淹水危機,地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加劇,帶來更多的暴雨、大潮、海平面上升,近年來已經多次讓這個花園城市國度發生嚴重的突發性暴洪。

目前海平面平均一年上升3到4公厘,官方預計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公尺左右,這個基準再加上早晚的潮汐、每年2到4次風暴潮威脅,以及板塊運動地面下沉的複合效應,最糟情況下,海平面可以升高4到5公尺之多,屆時知名的海灘景點與捷運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都將變色。

新加坡海岸保護部Sarah Hiong表示,「如果海平面上升1公尺,我們現在所在的東海岸公園遇到特別大潮期間,有可能一天2次漲潮時無法進入,海面會升到這麼高,暫時把慢跑步道、露營區,還有攤販小吃中心都淹沒。」

新加坡居民說,「這很可怕、很嚇人,這是一定的,這裡是世上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我的家。」新加坡原本的城市規劃要求建築物必須建在海拔3公尺以上的地區,另外預留漲潮緩衝區,如今新建案標準已經提高到4公尺,樟宜機場新航站等關鍵設施則需建在海平面5公尺以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把應對氣候變遷比喻為跟國防一樣的重要,因為兩者都攸關生死,必須有備無患。為此當局早在2019年就提出,未來百年之內投入1000億星幣,約台幣2兆多的預算,加強興建海岸線防禦。

硬體設施包括垂直海堤、坡形的堤防護岸,以及可做為綠地休閒設施的土堤等等,自然屏障就是擴大紅樹林,它可以抵銷75%浪潮侵蝕力,並加強水土保持。此外當局也開發洪水模型,精確推算評估風險,還針對東海岸、裕廊島與西北海岸等3個脆弱高風險地區,進行專門研究,對症下藥。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