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第三航廈完工後 一航廈可能拆掉重建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這個月21日已經開標,未來該如何分配航廈空間呢?現場機場公司內部就有聲音提出,第一航廈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因為最早啟用,設施管線都老舊,可以考慮「拆掉重蓋」,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天則說,未來將整合三個航廈,成為一個超大型的航站來服務旅客。

台影的桃機歷史影片指出:「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是中正國際機場第一期工程,建設完成舉行啟航儀式的好日子,開放參觀兩天,四面八方來的民眾超過了五十萬人。」

1979年2月,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正式啟用,開啟台灣航空史上重要一頁,當時一航廈占地有十五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但隨著空運量逐年增加,漸漸不敷使用。2010年交通部啟動第一航廈整建作業,開啟「一邊營運一邊施工的」三年過度期。整建後的第一航廈,不只樓地板面積增加,採光明亮,有透光的天際帷幕,延展機場空間,美食街也融入台灣小吃元素,受到旅客好評,只是嶄新的外貌下,老舊管線仍無法用拉皮來改善。

2013年才整建完又發生大廳漏水,追究禍首是冷氣管線,機場公司不諱言,啟用超過40年的第一航廈,近年因廉價航空興起,設施使用常拉長到半夜,耗損更快,內部才會有建議,認為三航廈完工後,可以考慮將一航廈拆掉重建。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怎麼樣在未來的功能還有設計,特別是整個交通動線跟服務上,三個航廈可以整合成一個大航廈,這個是個方向。」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黃泰林說:「再根據現況去做修改,或著是打掉重建,這個要看規劃的結果。」

航空學者認為,40年前的建築耐震係數和建築工法當然比不上現在,可以多方面評估要拆掉還是整建,交通部表示,第三航廈主體工程預計2024年到2026年分階段完成,第一航廈不論是拆除或重建,時間點都會在第三航廈完工之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