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全球反種族歧視浪潮 各地名人雕像被推倒移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佛洛伊德事件除了引發種族歧視抗議潮,在其他國家,還出現拆除有不平等象徵的人物銅像,紐西蘭拆掉殖民時代海軍指揮官、英格蘭移除童軍創辦人貝登堡、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被潑漆斬首,過去英雄的是非功過,在平等潮流下不再被歌頌。

紐西蘭漢彌爾頓市12日拆除英國殖民時代的海軍指揮官約翰漢彌爾頓銅像,市府官員最近接獲越來越多拆除要求;在地毛利族部落表示這個雕像象徵文化衝突、種族壓迫。此外,這個城市原本有毛利語舊名,但後來以他的名字改名,將舊名改掉,部落表示想把名字改回來。漢彌爾頓曾於1860年代,在紐西蘭土地戰爭期間殺害多位毛利人。
 
漢彌爾頓市市長索斯蓋特表示:「我們已經意識到,許多人發現在文化上它是令人反感的,同時我們也一直與毛利部落談論,我們發現星期六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遊行活動,對漢彌爾頓市有相當程度(安全上)的威脅,我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保護公眾安全。」

美國佛洛伊德事件,現在延燒到陳年過往涉及種族壓迫或不平等人士的雕像存廢,英格蘭南部城市普爾,將把矗立在碼頭區的英國波爾戰爭英雄貝登堡雕像搬走,接下來將討論如何處置。貝登堡也是世界童軍運動創辦人,不過有學者批評,貝登堡抱持種族主義觀點,而且是希特勒跟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

航海探險家哥倫布也不妙,在美國麻州波士頓的被斬首、在佛州邁阿密的被塗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在教科書中都是被讚揚,但也有史料認定他其實是促成美洲原住民種族滅絕的元凶之一。同樣擁有義大利血統的紐約州長古莫,則支持保留雕像。
 
古莫說:「我瞭解對於哥倫布的感覺,以及他的一些沒有人會支持的行徑,但這座雕像已成為代表,並展現義裔美國人對紐約貢獻的感謝。」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10日寫信給國會山莊管理委員會,呼籲移走華府國會山莊11座紀念南北戰爭期間,主張蓄奴的南方聯邦領袖雕像,她表示,為種族主義之人立雕像,有辱追求美國民主自由的理想,也是向仇恨致敬,而不是向傳統致敬。

英國布里斯托市府11日在港口打撈起17世紀英國巨商科爾斯頓的雕像,他靠著販售黑奴累積財富做慈善,雕像在7日被丟下水;官員表示接下來將把雕像移至博物館存放。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