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擬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 立院辦公聽會

為了因應AI人工智慧商業化,立法院正在研擬草案,今天舉行公聽會。有業者指出,國內對於AI如何防駭客,應該盡快規劃;也有學者憂心,台灣AI發展較晚,難以留住專業人才。

跨國電子商務網站亞馬遜,使用的智慧語音系統(Alexa),日前被報導有上千位員工,負責錄下語音進行分析,引發外界對侵犯隱私權的擔憂;台灣目前也正積極發展AI人工智慧產業,不過有業者指出,現階段對於如何防駭客,卻還沒有太多規劃。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監事 游文光說:「我們中科院要怎麼防駭,我們政府的資料怎麼防駭,在私領域來講,我們的企業要怎麼防駭,在個人隱私來講要怎麼防駭,我想我們除了說,在法律的規範以外,(也要)在實質的作為。」

在立法院舉行的「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草案」公聽會,有學者也針對發展自駕車,如何防止駭客入侵、業者取得個人資料使用的同意權,都是未來要面臨的課題。

裕隆集團法務暨智財部副理 孫文玲指出,「以在現在IOT(網際網路)的這個架構之下,怎麼樣去取得當事人的同意,這對於之後在商用化是一個挑戰。」

除了AI人工智慧商業化,所面臨的侵害隱私權,和防駭客課題,學者認為我國在推動人工智慧發展,欠缺獨立全面的發展計劃,難以在國際上與各國競爭,甚至留不住國內人才。

清大電機系副教授 李祈均說:「從一個教師,老師的角度來說,留在台灣好,但到底該怎麼樣,讓有一個系統性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事情,我其實也不太確定。」

業者也強調,除了把國內人才留在台灣,還得仰賴政府制定政策,吸引國外人才,投入台灣AI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