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應用在家電、職場上,現在還投入軍用市場。俄國有軍武業者開發出無人戰鬥車,也掀起聯合國對是否要擬定條約限制其發展的爭論。
軍用戰鬥車緩緩移動槍口,只看到紅色方框,瞄準了正在移動的車輛,隨即開火攻擊。今年8月22號俄國莫斯科舉行了陸軍2018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展出了全球最先進的國防科技與軍事產業。來自各國約1200家軍武企業都參與了展覽,吸引來自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102個國家代表團參觀。
卡拉什尼科夫軍工企業解說員表示,「現在呈現自動監視模式,正在監視(會場中的)大家,AI能捕捉目標、使用辨認技術。」
展覽中俄國著名軍火企業卡拉什尼科夫開發的AI人工智慧「無人戰鬥車」,受到許多關注。戰鬥車上搭載了監視器跟雷達,並利用AI系統分析跟監視目標,在計算距離後,不需要經過人工操作,就會自動對目標發動攻擊。
開發團隊負責人根納傑維奇表示,「(俄國)已經認可讓這個武器使用在敘利亞等國家,我們是要製造不會讓我國士兵遭遇危險,也能順利完成任務的武器。」
只是AI武器是否合法、適用,聯合國在8月27號也開會檢討,超過70個國家、地區代表對AI軍事武器看法很兩極。有代表憂心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行動或風險、也無法界定出事的責任歸屬,必須擬定相關法條限制,但也有國家以減少士兵受害跟負擔,反對限制發展。
儘管會議最後各國並未達成共識,但日本已有救災機器人業者,因為開發了宛如水蛇般能進入狹窄空間的水陸兩用偵測機器人,而收到不少國家請求共同開發AI武器的邀請函。儘管為了不讓救災開發技術與戰爭掛勾,日本相關企業已經回絕邀請,但未來想必會有越來越多相關狀況,會成為全球各國政府的課題。
俄國研發AI無人戰鬥車
陳詩童 / 編譯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