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象鼻岩發現保育類「遊隼」

新北市知名景點象鼻岩鄰近深澳電廠開發場址,基隆野鳥學會指出,已連續兩年在象鼻岩周遭,發現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遊隼」棲息,擔心未來深澳電廠破壞生態

母鳥獵捕食物,餵養幼鳥,基隆野鳥學會記錄到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遊隼」,今年四月在象鼻岩附近的巢穴,孵化出三隻幼鳥,並在五月份成功離巢。學會說,原本這個消息不打算曝光,可是擔心未來深澳電廠破壞遊隼的棲息生態,決定還是公開,深澳已連續兩年發現遊隼在此繁殖。

基隆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表示,「因為你想想看,未來(深澳電廠)的卸煤碼頭會是在象鼻岩的旁邊,其實離遊隼的繁殖區還滿近的。那以我們的了解牠在平常覓食,都會包括深澳電廠那幾個區塊,牠都會活動的。」

學會表示,象鼻岩是國有地,但沒有登錄是哪個單位管轄,所以四月已向新北市文化局,提報象鼻岩為文化資產中的特殊地質地景,希望未來公權力能夠設置保護區加強管理、維護當地生態。
 

沈錦豐補充,「你去看國際的其他國家,有類似象鼻岩這種自然景觀,它附近不會有(電廠)這種東西。你旁邊有卸煤碼頭加上空氣又很髒,你如果在跟九份金瓜石做結合,然後海科館又在附近,你會覺得它(電廠)就是一個很突兀的,所以他(政府)應該是以目前現有的環境特殊的資源,應該去重新做規劃。」

新北市文化局已將此案函送農業局辦理,農業局指出,會委託台大學者研究調查。野鳥學會表示,擁有國際級地景地貌的象鼻岩,有信心提報文化資產成功,並呼籲蔡政府重視、審慎思考電廠建蓋的必要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