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借展「青花柳葉鳥紋盤」破損 故宮修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七月,故宮南院發生了借展文物破損事件,當時是向日本東洋陶磁美術館,借展的「青花柳葉鳥紋盤」,從展架上脫落、破損。兩館修復團隊,經過將近一年時間,使用罕見的「金繼」手法,修復完成。
打開盒子,修復團隊小心捧出「青花柳葉鳥紋盤」。這是故宮南院向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借展的「伊萬里瓷器」,去年七月展出期間,它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破損成三塊,兩館的修復團隊討論後,隨即展開修復作業,今年5月修復完成,院長林正儀說,「自然破裂,那破裂真的是國際上獨一的一個案例,(修復經驗)可以提供未來這些相關文物的維護跟修復的參考。」
這項文物,是17世紀因應歐洲貿易而生產的青花瓷盤,展出投保價是日幣220萬。經過檢測分析、確認崩壞原因,日方決定不採取「復原」方式,而是選擇日本傳統的「金繼」手法,而這也是全球博物館界,首度以金繼方式復原文物,日本大阪市東洋陶磁美術館長出川哲朗說,「不恢復原貌的手法,在美術史上其實是具有重要意義,讓作品誕生了全新價值,而且透過這樣的合作,讓故宮和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可以有更深的合作經驗和關係,相信對兩館的友誼方面有所助益。」
修復團隊小心翼翼,進行黏合、描漆、敷金等步驟,修復好的瓷盤呈現幾條金線,賦予文物新生命。未來更可望成為17世紀「瓷器文物」的維護、修復參考。
打開盒子,修復團隊小心捧出「青花柳葉鳥紋盤」。這是故宮南院向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借展的「伊萬里瓷器」,去年七月展出期間,它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破損成三塊,兩館的修復團隊討論後,隨即展開修復作業,今年5月修復完成,院長林正儀說,「自然破裂,那破裂真的是國際上獨一的一個案例,(修復經驗)可以提供未來這些相關文物的維護跟修復的參考。」
這項文物,是17世紀因應歐洲貿易而生產的青花瓷盤,展出投保價是日幣220萬。經過檢測分析、確認崩壞原因,日方決定不採取「復原」方式,而是選擇日本傳統的「金繼」手法,而這也是全球博物館界,首度以金繼方式復原文物,日本大阪市東洋陶磁美術館長出川哲朗說,「不恢復原貌的手法,在美術史上其實是具有重要意義,讓作品誕生了全新價值,而且透過這樣的合作,讓故宮和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可以有更深的合作經驗和關係,相信對兩館的友誼方面有所助益。」
修復團隊小心翼翼,進行黏合、描漆、敷金等步驟,修復好的瓷盤呈現幾條金線,賦予文物新生命。未來更可望成為17世紀「瓷器文物」的維護、修復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