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工業管線管理條例 要求14家業者設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氣爆發生後,公安檢討,地底下密密麻麻的管線,成了目標,高雄市首先通過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要求14家業者總公司在高雄設籍,同時要求業者提出維運計畫和成果報告,讓業者不得不正視石化管線管理問題。
透過管線安全管理系統圖資,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油管和天然氣管線,一目暸然,同時紀錄曾經通報、外洩地點。
高雄氣爆發生後,地面下密密麻麻的各式管線,成了檢討目標,隔年市府隨即通過「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確立相關管理方式,首先要求14家石化業者總公司全數設籍高雄,高雄市經發局公用事業科長魏建雄說,「廠商這部分我們也要求他們要建置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包括第三方驗證,而不至於說全公司這條管線只有某一個人知道。」
經發局要求業者提出維運計畫,和成果報告,逐一清查石化管線使用狀況,從氣爆前89條,到今年剩下56條使用中、11條停用以及5條備用,也讓業者正視管線管理問題,此外,環保局更進一步訂出管線檢測要求,108年以前必須完成第一次管壁厚度、腐蝕檢測,之後每五年再檢測一次,高雄市環保局空噪科長黃家俊說,「沒有去做這樣的定期檢測的話,依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的話,會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罰鍰,並且通知限期改善。」
對於氣爆後高雄市政府的作為,有環保團體肯定,但也指出,石化產業在高雄運轉幾十年,牽涉空間配置,如果政府沒有重新梳理,對於公眾的威脅還是沒有解除,也還存在高風險。
透過管線安全管理系統圖資,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油管和天然氣管線,一目暸然,同時紀錄曾經通報、外洩地點。
高雄氣爆發生後,地面下密密麻麻的各式管線,成了檢討目標,隔年市府隨即通過「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確立相關管理方式,首先要求14家石化業者總公司全數設籍高雄,高雄市經發局公用事業科長魏建雄說,「廠商這部分我們也要求他們要建置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包括第三方驗證,而不至於說全公司這條管線只有某一個人知道。」
經發局要求業者提出維運計畫,和成果報告,逐一清查石化管線使用狀況,從氣爆前89條,到今年剩下56條使用中、11條停用以及5條備用,也讓業者正視管線管理問題,此外,環保局更進一步訂出管線檢測要求,108年以前必須完成第一次管壁厚度、腐蝕檢測,之後每五年再檢測一次,高雄市環保局空噪科長黃家俊說,「沒有去做這樣的定期檢測的話,依環境維護管理自治條例的話,會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罰鍰,並且通知限期改善。」
對於氣爆後高雄市政府的作為,有環保團體肯定,但也指出,石化產業在高雄運轉幾十年,牽涉空間配置,如果政府沒有重新梳理,對於公眾的威脅還是沒有解除,也還存在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