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近10年離家兒少 平均失蹤年齡14.5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兒福聯盟公布今年度、兒少離家現象的調查,分析最近10年協助的574起、離家兒少個案,發現平均失蹤年齡,是14.5歲,女孩超過7成5。而在其中,會反覆、經常性離家的個案,佔了5成以上,還有一種,是平常沒有徵兆、無跡可循就突然離家,比例超過3成。
一口流利英語、態度自信大方,這位少年在17歲那年,因為演講比賽失常而離家,這一走就是24年,他的家人從沒放棄找他,仍盼望有團圓的一天。
孩子無故離家出走,是不少父母心中的痛。
==離家兒少家長 邱媽媽==
(女兒)電話跟網路 這樣打爆
我就把她的電話跟網路
整個全切掉
她就是因為這樣生氣
無預警的離家出走
很緊張啊 社區監視器啊
該找的場所都有找
邱媽媽,單親扶養女兒,因為女兒的網路、電話使用量過高,禁止她使用,結果女兒一氣之下、離家找網友,過了4個多月才找回家。根據兒福聯盟,近10年的協助個案,兒少平均失蹤年齡是14.5歲,以女孩居多。以類型區分,經常性離家的「復發型」最多,而且有8.4%還沒有找到人。再來是離家前,已經有親子衝突、交友不慎等狀況的「預兆型」。但還有一種,是平常沒異狀、卻突然離家的「猛爆型」離家。。
==兒福聯盟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主任 林武雄==
父母親面對孩子的這樣的轉變
他其實可能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
譬如說他(離家)是因為
朋友的關係 網友的關係
如果這些原因沒有消除之前
他還是會因為這樣
而再次離家(機率高)
兒盟建議,管教青少年和小朋友的方式不同,需要更多溝通,衛福部也表示,兒少離家可能是想獨立、或對讀書沒興趣等理由,目前和教育部設有合作平台、學校也有輔導機制,若家長不知如何處理,可以尋求專業協助。
記者 曹晏郡 沈志明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