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8千台灣少年赴日 參與造飛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很多人不知道,日治時期台灣曾經參與生產一種戰鬥機,而且還是一群平均年齡14歲半的孩子,一同打造出128架的雷電。
==NS==
這是七十二年前
我們來這個地方
高座海軍工廠工作的時候
在這裡有六位的同事
被美軍的飛機在這裡炸死
戰歿台灣少年工慰靈碑,是為了紀念1945年7月30日,在神奈川縣大和市遭到空襲的六位台灣少年工。
==台灣高座會台北區會 副會長 宋燈山==
格拉曼
叫做格拉曼
掃射 六位往生
1961年,前高座海軍工廠技手早川金次,拿出要準備蓋房子的錢,在善德寺這裡立了一個碑,希望日本人不要忘了台灣孩子。
==台灣高座台日交流協會 理事長 李雪峰==
蓋了之後
他本人還來台灣
去各遺族去慰問他們
除了慰靈碑,台灣高座會請來台灣的技師完成這座台灣亭,將二戰時期台灣少年來日本生產戰鬥機雷電的故事寫在這裡。
==台灣高座台日交流協會 副理事長 何春樹==
在我們在這個工作的地方
留一個紀念物在這裡這樣子
1943年4月日本海軍以不公開的方式,透過學校老師募集學生報考海軍工員,他們平均年齡只有14歲半。
==台灣高座台日交流協會 理事長 李雪峰==
一個學校來指定5個 10個
==台灣高座台北區會 張海燦==
我們那個是做雷電啦 雷電
雷電才有辦法爬升到B29的上面
==台灣高座會彰化區會顧問 陳進財==
要升空上去那個角度很快
速度也快
原訂要招收2萬5千到3萬人,最後只有8千多人成行。
==台灣高座會嘉義區會 總幹事 柯永遠==
這張照片是日本
朝日新聞社拍的
他照那張目的
我想目的是要帶來台灣
做宣傳的樣子
==台灣高座台日交流協會 常務監事 林天壽==
是 我這個二樓式
一層樓有十間
==台灣高座會彰化區會 理事 江福深==
差不多我也是要來去那裡
要來去找他們
來去那裡找他們了
二戰期間台灣少年工打造的雷電有128架,佔總生產量21%,他們的故事不只是日本海軍秘史之一,也是珍貴的二戰記憶。
記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