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國內外團體的推動下、金門終於完成了最後一階段的除雷工作,總共清除了12萬枚的地雷,還給當地居民一個不受威脅的生活環境。文化部長__龍應台也希望、把金門特有的戰地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排雷大隊在后扁海灘,實際引爆雷彈,透過現場影像直播,大家在碉堡裡,從畫面上看到地雷爆炸的瞬間,沙霧瀰漫,非常震撼。這幾天高溫悶熱,排雷弟兄依舊全副排雷裝備,按部就班作業。
==排雷大隊隊員 李文旭==
收穫最多的部分
就是堅持兩個字
因為我們每天在這個雷區工作
其實要忍受相當天氣的考驗
包括夏天的酷熱太陽
冬天這個寒冷冬風
所以其實我們每天在雷區裡面
要仔細清除每一片土地
跟零碎的金屬 其實對我們
是一個相當大的一個考驗
金門防衛指揮部從2006年連續執行排雷計畫,七年來排除154個地區,銷毀各式各樣雷彈12萬多枚,今年是計畫的最後一年,比渥太華公約要求的十年,提早三年完成四十年來,金門雷區處處,與居民共存,經常有人尤其小孩子以為撿到了好玩的鐵餅,原來是地雷,被炸死或炸傷。
==金門居民 陳張麗玉==
這張以前的 你看 好美
我早先做小姐大家也都稱讚
說是村莊第一美人
72歲的陳張麗玉阿嬤,當年是亭亭玉立,有村莊第一美人之稱。沒想到 17歲的時候,他到金門海邊撿拾燒柴的燃料,不幸踩到地雷被炸斷右腿,這烙痕從此成為阿嬤心中永遠的傷痛。
==金門居民 陳張麗玉==
怨嘆啊 怨嘆我這輩子
我剛不是說 我不知道殺人放火
怎樣讓我這麼可憐 腳痛苦
先生也早死 撫養這些孩子
很可憐對不對 眼淚也流乾了
很可憐 沒人這麼可憐
少了幾分威脅,多了一些憑弔。回首曾經滿目瘡痍的戰地,如今物換星移,成為觀光勝地。掃除這些伴隨戰爭夢魘的地雷,才能真正還給居民和平的生活。記者范毓雯 李金龍 金門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