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交代資料來源 行銷電話將挨罰

同樣在明天上路的、還有個資法,有很多訊息都跟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像是,如果不想再接到銀行貸款或保險公司的電話,可以表明拒絕,如果對方繼續來電,或者無法交代個資取得來源,民眾除了可以檢舉之外,甚至可以向業者、求償最高二億元。 許多民眾,不時會接到銀行拉貸款,或保險公司推銷的電話,多數人反應都是相當困擾。 ==民眾== 有的聲音聽起來 就是很敷衍的話 可能就會跟他說我在忙 就掛掉這樣子 ==民眾== 就希望不要一直接啊 有時候在忙又一直打 未來再接到這種電話,民眾如果覺得沒需 要,可以直接表明拒絕,因為個資法10月上路,讓這種電話行銷終於有法可管,如果業者不斷打電話,或是無法交代個資取得的來源,民眾都能向該事業的主管機關檢舉,甚至提出求償,同一事件最高可求償2億元。 ==律師 林天財== 間接的他要打給你之前 一定要先經過你的同意 如果他沒有的話 那麼這當然就是變成違反個資法 一般民眾常收到大賣場、網路業者的DM和廣告信,如果是大量個資外流,受害人也可以委託公益團體,打集體訟訴,省去個人打官司繁複的過程,至於民眾常見蒐集個資的行為,像是先前有人公佈阻擋救護車的畫面,或人肉搜索虐待動物的人,只要以公益目的,就可以不罰,但如果是為了私人恩怨,公開他人個資,就得小心觸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