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談判僵局WTO代表提折衷方案 盼打破僵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多哈回合全球自由貿易談判歷時將近六年,一路從多哈、坎昆談到香港,卻是越談越僵。為了不讓多哈回合努力付諸流水,世貿組織協調官員在17號提出重大折衷方案,要雙方為大局著想各退後一步,搶救瀕臨死局的多哈談判。
在記者會上,記者爭先拿取最新出爐的修正條文草案,加拿大和紐西蘭駐世界貿易組織大使,同時也是農業和工業產品談判主席,17號共同發表了多哈談判折衷方案,一方面要美國和歐盟大幅削減農業補貼,一方面要印度和巴西等國降低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希望能夠打破多哈回合談判近六年來的僵局,完成全球自由貿易的藍圖。
世貿工業產品談判主席 史戴文森
這項提案要所有會員互相妥協
正如同我在文件中所提到的
如果想要達成一致
所有會員就必須要妥協
這道數學題很簡單
會員國在某些議題上有非常大的歧見
如果想要達成協議
他們就必須跨越鴻溝
原定六月底就要提出的談判條文草案,因為美國歐盟巴西和印度這四大經濟體在德國波茲坦的會談破裂而延後。由於各會員國在這兩項談判中的立場密切連動,兩位主席在撰寫草案時也密切溝通,並選在同一天公佈。而新的草案要求美國每年對農業的補貼必須刪減66%到73%,從目前允許的190億美元降到130到162億美元,歐盟進口農產品關稅最多應該調降73%,至於開發中國家則必須將工業產品進口關稅降到23%以下。
世貿農業談判主席 法柯納
我要跟他們說
如果你們想要達成協議
這就是你們必須要做的決定
要不要接受建議
決定權在他們手上
對於這份折衷方案,歐盟發表聲明予以肯定,美國和印度則表示必須先研讀條文內容,到下個月的談判會議再行討論。世界銀行樂觀估計,全球經濟將因為自由貿易增加960億美元,但是如果雙方堅持互不讓步,全球自貿談判恐怕將因為美國和印度接連大選再延宕個幾年,農業和工業產品兩大領域的協商主席預計下週起分別召開會議聽取各會員國的初步反應,接下來的一個月將讓各國進行準備,好在九月初展開密集談判,為重啟多哈談判再盡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