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爭議 學界研討求解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光石化開發案爭議很大,,今天學界舉行研討會,希望可以有解決的辦法。不過,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看,經濟學者看法真不相同,有學者指出世界各國都在擴張乙烯產能,發展國光石化真有必要,可是嘛有學者批評,生產的乙烯都為著外銷,有免稅優惠可是卻把汙染留在台灣,實在不應該做。
國光石化的爭議繼續延燒,學界舉行研討會,要來檢視到底台灣是不是適合蓋國光石化、擴張石化業。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雖然石化業現在的GDP貢獻度、不到5%,但是它卻撐起了中下游的產值,一舉衝上9.53%,他預估服務業發展已經接近飽和,台灣當然要像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全力發展石化業。
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看法完全相反,他認為,政府實在不應該再追求GDP中心的產業政策。台灣生產的石化原料乙烯,供應的,都是已經外移的中下游產商,高達七成外銷,這些外銷貨品、還享有各種政府的優惠,卻把汙染留在台灣。
贊成國光石化興建的學者,直接點出,日本韓國甚至中國,沒有一個國家對石化業打退堂鼓,全力發展,乙烯產能還是台灣的好幾倍。但反對的學者提醒,大家要思考,為了擴張一個以外銷為主的石化廠,追求不成比例的GDP成長,卻要付出這麼大的環境健康代價,這樣做並不值得。
記者林靜梅邱福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