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
-
無人潛航器?超音速導彈? 《紐時》分析中國新武器威脅一次看
|兩岸中國昨(3)日在閱兵典禮上展示多項最新軍事裝備,《紐時》引述多名國際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其中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可能具備封鎖台灣的能力;高超音速導彈則威脅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可由運輸機空投的新型裝甲車,則顯示中國正在提升對台灣的快速部署能力。
-
日韓掀發展核武討論 韓民調指75%民眾挺自製核武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關稅等問題上對盟國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動搖東亞的日本與南韓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針對中俄與北韓的核威脅,兩國內部出現是否發展核武的討論。南韓民調顯示多達75%的民眾支持自製核武,而日本年輕世代逐漸走出二戰時期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歷史陰霾,支持發展核計畫的聲音增加,一些國會議員甚至主張降低對美依賴,將核子選項視為防衛備案。但反核人士警告擁核將破壞和平與國際信譽。
-
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闡述核武器改寫人類歷史
|全球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80周年,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長崎分別投下1顆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結束了二戰。隔年美國在比基尼群島展開核試爆,美蘇兩大陣營從此走向核武競賽之路,至今全球已經有8個國家擁有核武、數千次核試爆,引發的世界大戰與核災疑慮至今未解。由美國公共廣電網PBS製作的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The Bomb),帶您回顧、分析這段核彈發展史。
-
美伊協商陷入僵局 英法德25日與伊朗核談判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加上各國持續軍事化,全世界對核武擴散的擔憂與日俱增。6月中,以色列對伊朗發動12日戰爭,就是要遏止伊朗即將成熟的核武製造能力。就在美伊談判陷入停滯之際,號稱歐洲三大巨頭的英國、法國與德國決定共同出手,7月25日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與伊朗展開副外長層級的核談判。
-
美空襲伊朗核設施 全球各地掀起反戰示威
|全球從伊朗首都德蘭黑到巴基斯坦、印度,鄰近我國的日本、南韓,乃至於美國東西兩岸與歐洲多個主要城市,都有大規模的反戰示威。憤怒的示威者把「恐怖分子、戰爭罪犯」的標籤,貼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肖像;位在華府的華盛頓郵報總部也聚集了示威抗議團體,批評美國媒體混淆視聽。
-
以駐臺代表:阻擋伊朗有核武 自我防衛無奈何
|以色列和伊朗爆發衝突,以色列駐台代表強調,以色列是自我防衛,為著阻擋伊朗手頭有核武,目前已經無其他選擇。另外,咱總統賴清德也指示國安團隊,密切關注戰火對全球的衝擊,對內也愛加強國防韌性,6/26準備欲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第四改委員會,探討「漢光演習」和「城鎮演習」欲按怎結合。(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歐伊會談提「零鈾濃縮」政策 伊朗:戰爭時不考慮
|全球以色列與伊朗戰爭進入第2週,伊朗首都德黑蘭在當地時間21日晚上傳出一連串的爆炸聲。根據報導,以色列揚言,一直到伊朗的核武威脅被消除以前,以色列都不會停止攻擊。另外,歐洲與伊朗在日內瓦展開會談,儘管歐洲各國表示,他們並不期待會談能夠取得突破,但與伊朗面對面接觸至關重要。
-
稱2週內決定是否介入攻擊伊朗 川普:現在談判機會相當大
|全球以色列、伊朗19日繼續互相轟炸,衝突升溫,伊朗炸了以色列的大醫院,以色列襲擊了伊朗的核設施。國際社會高度關切美國是否直接介入攻擊伊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接下來2週內會決定,現在與伊朗談判的機會相當大。
-
美擬促特使與伊朗協商核協議 料將成川普對以伊衝突決策關鍵
|全球針對以色列跟伊朗的衝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7日召開國安會議,同時也接連發文,直指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是容易瞄準的目標,更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哈米尼則發文宣布,戰役已經開打,伊朗也對以色列發射極音速飛彈。美國最終要透過軍事或外交途徑來解決這場衝突,未來幾天將會是關鍵。
-
美俄擁全球9成核武、中國增加最快 瑞典報告示警核軍備競賽升溫
|全球瑞典智庫SIPRI近日發布《2025全球核力量年鑑》指出,全球9個擁核國家仍計畫擴增核武庫,並退離軍備控制協議,其中美俄共掌握逾萬枚核武,佔全球總量約9成;中國則是發展最迅速的擁核國,目前已有約600枚核彈頭。SIPRI警告,新一輪核軍備競賽即將到來,同時也代表自冷戰以來的核武削減進程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