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
-
校園敢欲開放叫外送爭議 學生團體提3訴求
|針對學生敢會當叫外送來學校食的議題,今日 (9/12) 早起,學生團體開記者會提出3大訴求,呼籲國教署建立明確的學生參與機制,將指引做甲到。教育部表示,有修正高中校園開放訂外口食食各面向的建議,予學校做參考。(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山女高爭取訂外食 教育部:可循校內民主程序討論
|文教科技近期中山女高學生因不滿外送限制,發起在校長室外吃便當的「無聲抗議」,讓校園飲食制度再度引發討論。學生團體今(12)日召開記者會提出3大訴求,呼籲國教署落實指引,並建立明確的學生參與機制。教育部則表示,有修正「校園開放外食訂購」建議,各校若有需求,也可透過校內民主程序討論。
-
法總理貝胡信任投票未過下台 馬克宏欽點防長接任
|全球法國前總理貝胡(Francois Bayrou)沒有通過在8日舉行的信任投票,因此下台,10日馬克宏立刻點名他的親密盟友國防部長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擔任新總理,而勒克努則是馬克宏任內的第7位總理。由於法國的國會呈現左、中、右派,三分天下的局面,馬克宏也已經要求勒克努要儘快與國會的所有政黨協商,尋求共識。
-
砍預算救國債引各黨反彈 法總理主動提信任投票
|全球上任9個月的法國總理貝胡(Francois Bayrou),可能會因為無法通過國會的信任投票被迫下台。貝胡為了挽救國債提出撙節方案,削減440億歐元的預算,包括凍結退休金的調整、減少50億歐元的醫療支出和取消2個國定假日,但不管是左翼或是右翼政黨通通反對,因此主動提議信任投票,這也使法國陷入新的政治不確定性。
-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選舉 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呼聲高
|全球日本首相兼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宣布辭職,未來將舉行新任總裁選舉,共有全規型和簡易型2種方式,時間點可能落在10月初。而接班人選呼聲最高的包括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以及保守派的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專家分析,與在野合作或是挽回保守派選票上,2人都各有優勢。
-
川普擬修改美國投票規定 要求出示身分證、限縮郵寄投票對象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時間31日宣布,將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每位選民投票時都必須出示身分證;此外,郵寄投票適用對象也將同步限縮,僅有病情嚴重者或正在異地服役的軍人可使用。由於美國選舉規則是由各州自行決定,川普制定此行政命令的適法性已引發美國媒體質疑。
-
立陶宛聯合政府擬納親俄政黨 群眾發起「羞恥日」抗議
|全球立陶宛國會26日投票贊成社會民主黨籍、擔任社會安全與勞動部長的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出任新總理,她是44歲政壇新秀,去(2024)年才入閣。不過投票之際,數千人在國會外抗議,對她打算將親俄的政黨納入聯合政府表達不滿。
-
史上最大罷免全未過關 選後政局如何變化?
|政治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今(23)日落幕,包含823投票的7名立委罷免案在內,31件國民黨立委及1件新竹市長罷免案皆未過關。學者認為,726投票確實對第2波罷免產生連鎖效應,而「完封」結果可能敲響民進黨的警鐘,也使藍白合更穩固。不過學者也強調,即使罷免浪潮並未改變立法院結構,仍有其歷史意義。
-
周春米:公投對地方不公 恆春鎮長看法不同支持重啟
|針對重啟核三廠公投,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午重申,核三廠2號機5月中才剛除役,相關安全問題還沒有明確解方就公投,對屏東不公平;但恆春鎮長看法不同,認為考量國家發展及電力需求,應該重啟。今(23)日上午,離核三廠最近的投票所也陸續出現投票人潮。
-
投票日公投仍可宣傳 民眾黨快閃活動催票
|政治今天也是核三重啟公投投票日,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都在一早前往投票,不過公投和選舉罷免不同,投票日還是可以宣傳,民眾黨上午也舉行一連串快閃行動,黨主席黃國昌呼籲18歲以上公民一定要出門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