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
-
日本自民黨檢討敗選 4高層宣布請辭負責
|全球日本自民黨昨(2)日開會檢討參議院大選失敗原因,黨內4名高層幹部宣布請辭負責,總裁石破茂則表示會在適當的時間做出適當的決定。不過,他所面臨的逼宮壓力愈來愈大,前首相麻生太郎今天開出第一槍,呼籲提前舉辦總裁選舉,自民黨將在下周一(8日)做出決定。
-
日參政黨崛起重日本人優先 學者:二戰前右翼思想已種下
|全球日本今(2025)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讓原本默默無名、打著「日本人優先」口號的在野政黨「參政黨」,一躍成為選戰最大黑馬,奪下14席,這也反映日本民眾對執政黨自民黨的不滿,凸顯出右翼勢力再度抬頭。有學者分析,日本右翼主義其實歷史悠久,早在二戰前,就已埋下根基。
-
一週大事/726罷免案全數未通過 泰國柬埔寨邊境衝突(2025.7.21-7.27)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726罷免案全數未通過、大法官人事案再遭否決、台師大女足教練周台英遭解聘、世大運中國搶賀電、泰國柬埔寨邊境衝突、日本參院選舉執政聯盟失利、法國承認巴勒斯坦。
-
石破茂否認請辭傳聞 黨內逼宮聲浪仍高
|全球美國和日本達成關稅協議後,日本執政黨在參議院選舉大敗,身兼黨魁和首相的石破茂去留問題,再度受到關注。今(23)日下午石破茂與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副總裁菅義偉以及前首相岸田文雄進行會談,石破茂否認外傳他要辭職的消息。不過黨內已經有逼宮聲浪,如果自民黨要改選新任黨魁,日本學者點名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以及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都是可能人選。
-
日極右新政黨崛起 《紐時》分析:主張加薪獲年輕選民支持
|全球日本2個新興右派政黨「國民民主黨」與「參政黨」在今(2025)年參議院選舉中崛起,讓長期執政、同為右翼陣營的自民黨慘敗。《紐時》報導指出,這與年輕選民支持新政黨主張的加薪、減少外籍勞工、打破高齡世代主導的政治現狀有關,也象徵保守派自民黨可能走向式微。
-
日執政聯盟參院選舉失利 石破茂:不會為選戰慘敗下台
|全球日本參議院選戰結果出爐,聯合執政的自民黨獲得39席、公明黨8席,主要在野黨立憲民主黨22席、維新黨7席、國民民主黨17席,參政黨則是一口氣拿下14席。執政聯盟選戰失利,席次大幅減少,也失去了參院過半的優勢,讓黨內出現汰換首相石破茂的聲浪。石破茂下午召開記者會,承認受到選民嚴厲的審判,但為了避免國家政務停滯,將會繼續留任首相,不會為了選戰慘敗下台。
-
自民黨敗選石破茂面臨逼宮 學者認為台日關係暫無影響
|全球日本參議院大選結果出爐,自民黨面臨創黨70年來第一次在參、眾兩院成為少數執政黨,現任首相石破茂也面臨黨內逼宮聲浪。有學者分析,在日本面對關稅和內外挑戰下,首相換人可能會讓局勢更加動盪,不過台日關係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
日參院自民公明聯盟支持率31% 右翼小黨提「日本優先」異軍突起
|全球日本將在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民調顯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支持率為31%,不支持率高達53%,自民黨多數席次的優勢地位恐怕不保。而這場選舉另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是右翼小黨參政黨,針對移民、外國人提出「日本優先」的主張,引發其他政黨效法。自民黨甚至在選前5天成立新的專責行政機構,緩解民眾對近年外國人數量大符增加的擔憂。
-
日本勞動力嚴重不足 移工政策成參院大選焦點
|全球日本去年有1萬多家企業倒閉,今(2025)年上半年也已經有5千多家,其中有172家是因為人力不足而宣告破產,這也凸顯了日本人口老化的嚴重影響。而大量的勞動力短缺該如何彌補,成為日本這個月參議院大選的關鍵議題。
-
日本爆「令和米亂」 專家:昔日減產政策是核心問題
|全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日本5公斤白米的平均售價,短短一年的時間,從2500日圓飆漲到超過4000日圓,「令和米亂」成了日本政壇的熱門議題。而這場糧食危機的原因,除了氣候異常、供需失衡、生產成本大增之外;實施了近半個世紀的「減產政策」、人口老化、務農人數不足、以及掌控全國9成以上稻米的「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與自民黨綿密的利益共生關係,也都是「米亂」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