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決
-
林保署:馬太鞍崩山湖若崩 水尾水位加35公分
|台語新聞林保署今日 (11/11) 早起有監測馬太鞍崩山湖,也因為崩山湖的出口一直崩開,水位有並前一暗較低,若準是規个崩落來,水尾的水位可能增加35公分,影響無大;毋過佇溪底光復磅空,這改煞是淹水。臺鐵解釋講,目前無災情;抑若針對磅空北口頂頭有淹水,宣佈鳳林到瑞穗預警性停駛,處理了後,下晡4點車幫就恢復正常。(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緩慢下切 林保署:若一次性潰決影響有限
|地方颱風步步進逼,為花蓮帶來雨勢,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狀況引發關注。林保署今(11)早監測,由於溢流口持續緩慢下切,水位相較前一晚下降,要是一次性潰決,評估下游水位抬升約35公分,影響不大。不過,穿越溪床下方的光復河底隧道,上次潰決未有嚴重影響,這次在隧道「北口上方」卻發生淹水,台鐵宣布鳳林到瑞穗預警性停駛,歷經約3小時完成導流工程後,下午4時恢復正常行駛。
-
堰塞湖為何接連形成?不定時產生的龐然大物,台灣要怎麼應對?
|環境今(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才溢流潰壩,10月17日太魯閣燕子口又有堰塞湖形成,10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也有新的堰塞湖。為什麼突然間台灣像是很容易形成堰塞湖?我們有能力應對這種大小動輒像一座水庫的不定時炸彈嗎?
-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引流 壩體潰決水位下降
|生活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經過連日降挖、引流,終於在今(29)日午後,隨著壩體幾乎完全潰決,堰塞湖的水位也下降到了原本河道的高度。林保署指出,因為防範得宜,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也都平安,而遭溢淹的台8線靳珩隧道以及魯丹橋,公路局進場清理後,在今日傍晚5時,恢復天祥至太魯閣口,每天5個時段的管制放行。
-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已潰決 林保署宣布解除警戒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今(29)日持續進行降挖與引流作業,上午11時25分溢流水量逐漸增大,至11時40分壩體已幾乎完全沖毀潰決,大多數水體已傾瀉入立霧溪下游。林保署在確認安全無虞後,下午4時20分正式宣布警戒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