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道路設計

  • 怪奇路現形記》回歸人本交通思維,善用「由下而上」影響力

    |

    近年來,在民間團體的倡議下,行人權益開始受到政府的關注,道路設計漸漸拋掉以汽車為貴的思維,不過,既有的道路設施改變不易,地方政府大多停留在試辦、觀望的階段。如何能真正落實,成為政府需要思考的課題。

  • 怪奇路現形記》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台灣道路,每年3千條人命的背後

    |

    台灣的交通政策雖試圖向先進國家看齊,卻未能搭配合宜的都市計畫,也未預估機車數量大幅增長的連鎖效應,造成政策規劃「以汽車為尊」,忽略他種用路族群。 雖然中央有交通部規畫交通系統與政策,但是在地方,道路實際管轄權卻分屬不同單位,但絕大多數單位不具有交通專業背景,亂象根本無法有效地解決。 而縱使有心改良路口或路段,還經常因與民意相左,而窒礙難行,將「安全」推得更遠。

  • 怪奇路現形記8》分隔島種樹後不再安全,綠化美意竟成道路殺手

    |

    綠化,是為了讓在都市生活的人有更舒適的環境,但是在分隔島上綠化,恐怕有違「為安全而設置」的初衷。駕駛一般開車的情況下,前方視野已經較機車騎士與行人來得狹窄,若旁邊還種了一排又高又密的植栽,更會讓駕駛無法提前注意正在穿越馬路的行人及對向來車。怪奇路小檔案・地點:蘆洲環堤大道與永樂街45弄交叉口・西側環堤大道,整條道路種植了許多高大樹木・樹木影響駕駛視距,導致左轉車和迴轉車難以看到對向來車・環堤大道內

  • 怪奇路現形記7》直行車道突變左轉車道,駕駛「被迫」違規好無奈?

    |

    汽車駕駛雖然不像機車要兩段式左轉,卻經常因為左轉標線標誌不清而頭痛。在台灣經常會看見同一條車道,在路口前為一般的直行車道,過了路口後卻變為左轉車道,讓原本要直行的駕駛來不及反應,提前注意到的駕駛可以在雙白線前切換到外側車道,若反應稍慢,就只能順著車流左轉。很多駕駛為了不繞道只好跨越雙白線變換車道,或是直接從左轉道直行,而這些違規的駕駛行為不只可能會被檢舉、開單,也可能發生事故,對駕駛來說卻是百般無

  • 怪奇路現形記6》雙北專蓋死亡橋梁?機車通勤族每日最大噩夢

    |

    台灣的機車數量是汽車的兩倍,但是機車的行走空間卻遠不及汽車。台北市和新北市之間有許多聯外橋樑,如中興橋、忠孝橋、華江橋、華中橋、新北大橋等,但因為機車道設計不良,幾乎每座橋樑都是交通事故熱點,每天通勤的機車族是別無他選的日日夢魘。怪奇路小檔案・新北大橋,連結三重、新莊兩區・汽車單向共4條快車道・機車單向僅1條車道,且異常狹窄・為閃避塔柱,機車道設計成連續兩個閃電形彎道騎上新北大道的機車騎士,行經「

  • 怪奇路現形記5》台灣指標型大飯店,機車卻不得其門而入?

    |

    紅柱金瓦的雄偉外型,矗立在台北市劍潭山坡上,圓山大飯店是全台灣第一家五星級飯店,也是著名地標。然而,旅客如果想要騎機車前往,可要先破解迷宮般的動線;圓山大飯店的入口,位於台北市中山橋上,然而機車跟汽車的行車路徑完全不一樣,騎士得比汽車多繞行一公里以上才會抵達。路線一:劍潭往圓山由士林經由劍潭前往圓山大飯店的騎士,因為要走機車專用道,在經過圓山飯店入口時,得先「過門不入」,一路騎到圓山花博園區才能再

  • 怪奇路現形記2》前有路障請繞道,標線型人行道能取代實體人行道嗎?

    |

    法規限定12米以上道路才須劃設人行道,所以在大都市的巷弄內,幾乎不需設人行道。但是巷內的住家社區又是民眾出入頻繁之處,近年來,政府為保障行人路權之便,彈性設置「標線型人行道」,一方面為行人留設空間,同時也保留車輛行進的彈性。然而,沒有高低差阻隔的人行道,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呢?怪奇路小檔案・地點: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75巷・未劃設人行道時,路邊常有車輛停車或雜物堆放,行人須繞過障礙物或車輛行走,

  • 怪奇路現形記1》人行空間窄、前後不連續 行人成了最弱勢用路邊緣人

    |

    你是否曾經困惑,為什麼有些地方路開很大條、車道很寬,但就是獨缺人行道?許多地方在規劃人行空間時,常以現有的騎樓取代,有些地方甚至以置放號誌桿、變電箱等公共「設施帶充當人行道,人行道在道路上,常常有一段沒一段地出現,不連續的行走空間,讓行人經常被迫走在車道上,險象環生。怪奇路小檔案:・高雄市三民區復興一路、自由一路路口・高雄鐵路地下化107年通車後,復興一路得以延長、往北銜接到自由一路,109年4月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