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
-
光復鄉災後工作收尾 著重側溝及佛祖街淤泥清理
|地方今(12)日是連假最後一天,也是花蓮光復災後復原第20天,還是有許多鏟子超人湧入光復車站。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災後工作已進入收尾,目前著重側溝跟佛祖街的淤泥清理。至於被泥流淹沒、大約800公頃農田,農業部提出再生復育計畫,希望和專家跟地方農民共商研議。
-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車 暫限小型車與救災車通行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導致要到光復鄉必須繞道,不過今(10)日下午南北各一條涵管便道提前通車,目前限制小型車跟搶救災等緊急車輛通行。便道開放前就出現不少車輛等待,因為原先繞行要多出30分鐘以上的車程,現在走便道只要約10分鐘就能到。公路局表示,便道堤頂上,24小時配置監看警戒人力確保安全,預計明(2026)年1月底前完成鋼便橋。
-
提早撤離無人傷亡、農田被泥沙淹沒 馬太鞍溪北岸現況如何?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同樣位於撤離範圍的馬太鞍溪北側萬榮鄉明利村,一處也名為馬太鞍的部落,居民撤離倖免於難後仍餘悸猶存,北岸河床被泥沙堆高也帶來新的隱憂,若再有颱風來,溪水就可能直接流入村中。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光復挖出失聯砂石場老闆娘汽車 車內尋獲罹難者遺體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已知造成18人罹難,尚有6人失聯,今(8)日上午失聯者搜尋出現進展,花蓮消防局在光復鄉佛祖街挖到失聯砂石場老闆娘的汽車,並在車內尋獲一具遺體,身分仍待確認。
-
國軍進駐鳳林災區清理 花蓮縣府擬演練撤離
|地方樺加沙颱風帶來的洪災,除了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北側的鳳林鎮也有不少住家受到損害,目前統計鳳林受災戶有20戶,今(7)日開始也有國軍進入,展開重點清理。另外,為能隨機因應類似災害發生,花蓮縣政府規劃出撤離計劃,在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將展開實質演練,而村里廣播系統被列為重要轉達工具之一,中央要求在今日入夜之前,全面完成檢復。
-
光復大進國小明復課 仍收容百餘人引家長疑慮
|地方光復鄉明(7)日即將恢復上課,但當地有多所小學,校內仍收容災民,其中大進國小安置人數超過170位,引發部分家長質疑相關配套不完善,事前也未與家長充分溝通。花蓮縣府回應,已規劃分區管理,讓雙方互不干擾,也坦言現階段要讓所有災民返家,實際上仍有困難,希望能共體時艱。另外,中秋連假最後一日,不少志工則陸續返程,但對號座車票早已售完,而台鐵做出應變,開放自強號可以買站票搭乘。
-
光復「一站式服務」明啟動 中央及地方補助可同處領
|地方花蓮洪災重創光復市區,行政院明(7)日將在災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直接受理民眾申請地方、中央的各式補助。雖然縣政府3日已經開始發放5萬元的慰助金,總共有8村是全村納入發放,不過南富村、大進村與大全村則不滿,認為救災期間的垃圾、粉塵都往村內置放,已經影響生活,應該也納入受災名冊,3村村長今日帶上居民抗議,要求縣府說明。
-
總統賴清德再赴光復鄉勘災 提4面向處理堰塞湖
|地方繼9月25日之後,總統賴清德今(5)日再度前往花蓮光復鄉,關心堰塞湖災後復原情況,更與花蓮縣長徐榛蔚同框,總統賴清德除了強調「不會放棄」對失蹤者的搜救行動,也提到堰塞湖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有4項事情要先做,包括掌握水流水位、暫時性堤防、河床清淤、以及撤離計畫。
-
花蓮道路側溝清淤估18日完成 中央徵「清溝超人」協助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重創光復鄉,大批「鏟子超人」投入清淤救援。根據最新統計,目前災區的家戶清理達100%,道路清淤進度則大約95%。中央前進協調所強調,未來2、3天的工作重點,會放在道路旁總長30公里的「側溝清淤」,目標在10月18日全數完成,除了派出清淤車和高壓清洗機,對於重機難以抵達的巷弄,也急徵清溝超人來協助。